這幫閹人湊在一起合計了幾分鐘,得出了共識。
幹!必須幹他!
作為一個有為的實幹家,行動派宦官頭子俱文珍說幹就幹。
唐朝的聖旨頒發,理論流程上是由皇帝表達發聖旨的意願,由中書省草擬,門下省稽核,然後再下發給尚書省交付六部執行。
但這只是常用聖旨,還有一種,那就是皇帝親自簽發,繞過三省,由內廷宦官直接拿著傳達到接聖旨的本人。
這個權力,現在就在宦官頭子俱文珍手中。
俱文珍先是矯詔廢了王叔文等改革派的大學士之職,讓這幫人再沒有能夠入宮見到李誦的資格,要入宮見皇帝就得宦官點頭,這顯然不可能。
接著,這幫閹人繞過唐順宗李誦,擅自做了一件破天荒的事,那就是天子在位的情況下,矯詔冊立廣陵王李純為皇太子。
這種破天荒的事要是擱大明朝,朱元璋能當場氣的炸裂,不親手把宦官從上至下屠絕種,誓不罷休。
等著沒過幾天,各地約好的節度使或者節度使的使者紛紛進京之後,俱文珍等人就手持禪位詔書,一同入了大明宮,逼迫李誦禪讓退位。
也就是當下正在上演的這一幕。
“聖人,事已至此,何必拖延,朝臣們都在前殿等著聖人呢。”
劉光琦繼續說道,這會言語之間已然是有著逼迫之意。
而窗畔臨案的唐順宗李誦,對於這幫閹宦之語,依舊是絲毫不理會,臉色平靜,繼續伏案寫著他的字,只是這揮毫之筆的速度越來越快,可見李誦心中之怒,都發洩於筆尖。
“聖人,不要逼臣等人動手,屆時有損聖人天家威嚴,場面可就不大好看了。”
說這話的人是裴均,這貨現任荊南節度使,別看從官職上是一方藩鎮大佬,實際上就是個宦官的狗腿子,他之所以能夠坐上一方節度使的顯赫位置,並不是因為軍功,而全因他是宦官竇文場的養子。
竇文場,唐德宗李適心腹宦官,第一任左神策軍護軍中尉。
自從宦官掌禁軍之兵、握朝政之權以後,大唐各地節度使紛紛是巴結這幫權宦,有些藩鎮節度使直接就是這些權宦的嫡系,比如這位裴均。
內廷權宦和地方藩鎮相互勾連,已然成風,在沒有破壁之前,不論是天子還是朝臣,在這幫人面前,都毫無話語權。
這時,一直未曾開口的俱文珍說話了。
“呵呵。”
“聖人,俗話說的好,識時務者為俊傑,奴婢勸您還是識相一些,長安二十萬禁軍和地方數十萬藩鎮兵馬,當下可都在等著您的答案。”
“哦,是奴婢的錯,奴婢忘記您口不能言了,那就請聖人執筆寫下禪位太子四字,如何?”
話音落。
這幫宦官都是嘲諷般笑了起來。一個啞巴皇帝還想收他們這些宦官和藩鎮的兵權,簡直是可笑。
接著,俱文珍昂首挺胸,拿著早已擬好的禪位詔書走到李誦身邊,下意識朝著御案上的宣紙望去,心頭驟然一凜。
只見這偌大宣紙之上,寫滿了一列又一列相同的五個字,皆是狂草。
“閹人皆可殺。”
霎時間,俱文珍眼中有著殺意具現。
反正在他看來,廢皇帝和殺皇帝實際上並沒有多大區別。
亦是在這一刻。
太液池旁,電閃雷鳴,狂風驟起,呼呼而入這蓬萊殿。
在這幫宦官的後方位置,有著十多道身影悄無聲息的出現,個個手提小金瓜,一雙雙陰沉散發著兇光的血紅眸子,注視著在場的每一個閹人。
尤其是李二,已經抑制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