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的目光,頃刻落在了李二臉上。
好傢伙,源頭原來是在你小子這!
那眼中的兇光,把李二都給驚了一愣,李二連忙放下手中火雞面,出聲解釋。
“朱兄,此李非吾之李啊!”
李二脫聲而出。
這一幕,像極了李二知道滅了大唐的是朱溫時期的表情。
老朱眼神一橫,別過頭:不聽不聽,王八唸經!
當初李二就是這樣對老朱的。
咻~!
風,於耳畔輕起。
周遭之一切映象,皆如泡影,盡數碎滅。
當歸於平靜之後,映入眾人眼中,已然是閣頂雅間之景。
雅間內的氛圍,此時略微有些壓抑,主要是老朱和朱厚照幾個,在看完剛才那幾段之後,心中有著太多的疑惑。
“你們不用問。”
“仔細聽我講便是。”
季伯鷹掃了眼跟前的老朱幾人,尤其是朱厚照眼中的迫切,恨不得立刻知道所有一切答案。
“十息。”
言罷。
季伯鷹微微沉思。
腦海中稍微整理了一下這正德大明後續45年發生的一切,從中抽出接下來要說的重點內容。
十息過後。
目光掃過老朱等幾人,隨即道。
“正德51年,武宗朱厚照駕崩,時年48歲的皇太子朱載坤繼位,朱載坤繼位之後,縱情聲色犬馬,不理國政,揮霍毫無用度,最盛的一年個人揮霍白銀五千萬兩,在位十年,共計揮霍三萬萬兩白銀,其中大部分都是從海外庫銀挪用,造成了國內極為嚴重的通貨膨脹。”
說到這裡。
“這一點,能聽懂?”
季伯鷹掃了眼老朱和小朱四以及武宗朱厚照,看得出來,這幾人的注意力,並不是在後面那一句,而是在‘三萬萬兩’白銀之上。
“這天殺的玩意,一年能用五千萬兩白銀?!”
老朱深吸一口氣,好在這是預測出來的正德大明未來,不然這會老朱必然是操著狼牙棒就上去砸人了。
此時,阿標適時在旁解釋。
“海外庫銀,是專門用於白銀擴張計劃的白銀,其數額大大超過投入國內的白銀總量。”
“朱載坤將大批的海外庫銀挪於國內,用於個人肆意揮霍,這與無限制印鈔無異,在肆意揮霍之下,這些海外庫銀流入民間,百姓的消耗力無法承載這般龐大的白銀,短期內勢必會引起急促的通貨膨脹,白銀將極速貶值。”
經過學霸標的這一番解釋,老朱三個才注意到重點,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至於一旁正在嗦面的趙大和李二。
偉大的唐宗宋祖表示我真的聽不懂啊!哪個大神來給我解釋一下什麼是海外庫銀?解釋一下什麼是白銀擴張計劃?通貨膨脹?!
季伯鷹看了眼幾人隨後繼續說道。
“明莊宗朱載坤年間,皇后之弟李莽,素來溫良恭儉讓,被當世讚譽為在世春秋之賢人,在朝臣一致的會推之下,於明莊宗五年入閣,三年後成為內閣首輔,並在莊宗九年,兼任了皇家白銀總行行長,當時的司禮監掌印太監亦是他推薦得位,一手握帝國行政,一手握帝國財政,同時掌控了內廷批紅之權。”
“後明莊宗駕崩,其第三子朱翊釗明順宗,在李莽的擁戴下繼位,為感念李莽擁戴之功,明順宗加封李莽為賢國公,尊為尚父。”
“明順宗二年,李氏一族曝出驚天秘聞,秘聞稱當朝首輔、當世第一賢人李莽並非是李氏族人,而是憲宗純皇帝朱見深第六子、益王朱祐檳之私生子,自幼被寄養於李氏家族。”
“秘聞傳出之後,朱祐檳之長子朱厚燁站了出來作證,並親自上血書給朱翊釗,希望天子能夠讓李莽重回宗室,以續兄弟之情。”
“同年,明順宗下旨,特此准許李莽認祖歸宗,入朱家皇室,改名朱厚焰,尊為天子叔祖,進封為賢王,其他一應官爵之位,皆不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