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袍?!
當看到龍袍的瞬間,所有人都是眼角一抽。
大明可不是穿衣自由的時代,在一段固定的時期之內,龍袍只有一個人能穿,那就是當朝皇帝,大明天子。
太子穿都不行,穿了就是謀反,嘎嘎乾死。
而且這個人的模樣,不知道為何,眾臣看起來總感覺有些熟悉,似是在什麼畫中見過。
龍椅上坐著的朱祁鎮也是愣住了。
WTF?
這麼大膽?
當著老子面穿龍袍?!
今兒個老子要是不把伱丫皮給剝了,你老小子不知道死字怎麼寫!
“膽敢僭越天子,擅穿龍袍。”
“錦衣衛聽令,將此人就地正法!”
對於這個不知道從哪裡竄出來的龍袍大漢,王振當即一道尖聲大吼。
然而,下一刻。
當另外三道身影緊隨邁過門檻,手中各自提著不同冷兵器出現在第二行列的時候,屋內大半之人都是懵逼了,心也跟著顫抖了起來。
兩道龍袍,一道蟒袍。
當然,主要不是這三道身影穿的什麼,而是這三張臉代表了他是誰。
在大明朝做官,除非是經歷洪武年間那般的官場血洗,為了維持朝廷各司運轉,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會發生火速提拔官員的案例。
但除卻洪武之外,再往後的官場晉升,基本都是遵從先科考進士,然後再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規則。
一個新科進士爬到能夠隨皇帝出征的品階,少說也得花上二三十年。
所以這屋內大半的文臣,大部分都是宣德和正統年間中的進士,也有少部分是永樂年間的進士,比如鄺埜、王佐等這些個六部高層。
又比如勳貴之中的張輔,他當年更是跟著他爹張玉一起追隨朱棣靖難。
當然,也包括王振,這死太監就是永樂末年進的宮,有幸見過幾面永樂帝。
當這三道身影映入眸中的剎那,囂張不可一世的王太監,臉上的張狂瞬間僵住了。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都愣著幹什麼?還不給朕拿下!”
唯有大明戰神這個蒙鼓人,全然不知。
原本突然出現一個穿龍袍的,朱祁鎮就已經感覺極度不爽了,現在又多跑出來幾個。
當真是叔可忍嬸嬸不可忍,不怕朕這個皇帝當幹部了?!
嗯?
朱祁鎮頓感不大對勁,自己的話怎麼不管用了?
下意識看向身邊的王振。
只見王死太監整個人都蚌住了,愣在了原地,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活像是見了鬼,這會嘴唇打顫著開了口,一句利索話都說不全。
“太,太,太,太宗皇帝!”
文臣之中,以鄺埜幾個老臣,勳貴之中,以張輔為首的幾個舊年老將,皆是率先跪了下去,他們都是歷經過永樂一朝,自然認得太宗皇帝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