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行:永樂;
第二行:朱棣;
第三行:丙一。
而在這些御案最前方,則是一方三尺高的紅木臺,其上擺著主側兩把太師椅,後方則是張著一張巨大的宣紙。
於這紅木臺旁,又是有著一副掛板,其上宣紙寫著五行字。
洪武:二百七十六;
建文:三百三十六;
永樂:二百七十六;
洪熙:二百七十六;
宣德:二百七十六。
“兄長,咱今天在奉天殿已經下旨廢了丞相制,同時設立了內閣,你昨天不是說那宋濂可謂執宰嗎?咱聽兄長的,免了他的罪,直接讓他做了首輔。”
老朱下朝之後,第一時間來了醉仙樓。
剛進門,就發現這醉仙樓煥然一新,尤其是這些桌案的擺放,以及上面的座位牌,一邊好奇打量著,一邊開口說著。
“嗯,宋濂除了年紀之外,其他問題都不大。”
洪武這一朝的武將很多,但文臣出彩的並不多,主要是因為老朱在政治上太強勢了,敢冒頭的都被砍了,宋濂算得上是一個,用他來做首輔,的確很合適。
至於李善長,此人適合沉江。
“再就是兄長昨天所說的官員薪俸和宗室封爵的調整,標兒接下來會和宋濂連同戶部共同出一個具體方案,到時候還得兄長過目一下。”
老朱在這主堂走來走去,像是在尋找什麼,最後發出了疑問。
“咱的座位在哪?”
季伯鷹坐在這講臺上的紅木椅上,指了指旁側的一把椅子。
“這。”
作為大明開國皇帝,只此一個,自然要特殊一點,也不需要什麼座位牌。
雖然是側位,老朱倒也不介意,能夠坐於仙人之側,也是無上榮光,呵呵笑著走上講臺,坐在了季伯鷹側位,若是換了個人讓老朱坐在側位,恐怕這會刀已經落下了。
“具體方案就不用給我看了,實操國策這一塊,你們自己定。”
季伯鷹很清楚自己幾斤幾兩,站在歷史角度畫框架還可以,讓他去實操,那就有點搞笑了。
術業有專攻,吹牛也是一樣。
就在這時,有著腳步聲匆匆而入。
只見小朱四神色匆匆,手中提著一個絲綢袋,上氣不接下氣,顯然是一路跑來的。
“身為親王,行事如此輕率,成何體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