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朱,我來問你。”
“你與你身邊宦官的關係如何。”
還不等朱瞻基從這三雙眼神注視下的恐懼中定下神來,季伯鷹的問題便是傳來。
‘小朱?’
大朱的兒子是小朱?
當意識到這是在喊自己之後,朱瞻基頓了頓,剛想開口。
“瞻基,仙師問話,決不可有半句虛言,否則朕決不輕饒!”
老朱棣聲若寒霜,讓朱瞻基到嘴邊的‘一般’瞬間吞回了肚子。
“稟仙師,關係很好。”
季伯鷹瞥了眼朱瞻基,這關係能不好才怪。
大明宣宗朱瞻基,文治武功皆屬前列,在明朝十六帝中少有負面評價,但唯獨一件事,被後人無限放大,那就是玩蛐蛐,更是被戲稱為蛐蛐天子。
而在這深宮之內,朱瞻基能和誰玩蛐蛐?
他一個皇太孫,後來的大明皇帝,總不能隔三差五去民間與那群五陵少年為伍,畢竟電視劇都是扯淡的,朱瞻基身為皇太孫,國之儲君,禮制在前,去哪都得有全方面的護衛。
平日裡陪他玩蛐蛐的,皆是宮內宦官。
當老朱聽到‘關係很好’四個字的時候,臉瞬間就黑了,不過並沒有發作,依舊不做聲的聽著。
“我再問你,如果因為一些外部原因,你需要培植一股力量來幫你,你會選擇誰。”
季伯鷹端起咖啡喝了一口。
這一次朱瞻基則是沒有再糾結,反正皇爺都說了要知無不言,那就直說便是。
“我會選擇宦官。”
“原因無他,我信得過。”
老朱的眉頭皺的更緊了,不過他倒也沒有怪朱瞻基,老朱脾氣爆不代表沒腦子,相反老朱絕對是這世間一等一的聰明人,他知曉身處朱瞻基所在情況下,宦官是最簡單、也最方便的選擇。
季伯鷹輕輕敲了敲桌子。
“聽好,這就是重點。”
“接下來,讓我們把目光往前稍微放一放。”
眾人都是深吸一口氣,跟著季伯鷹的思路。
“自秦始皇大一統來,包括大明在內,宦官亂政最為嚴重的三個王朝,漢、唐、明。”
“漢之所以用宦官,是為了制約外戚;唐是因為安史之後,君臣失心,皇帝轉而寵信宦官;明之一朝,則是為了制約文官集團。”
這番話剛落,老朱和老朱棣的眉頭都是緊皺而起。
‘文官集團?’
‘這玩意也需要制約?’
有明以來,如果不算殺瘋了的崇禎,明朝十六帝中,文臣最不願意選的兩個老闆,那就是太祖朱元璋和太宗朱棣,原因無他,老闆太強勢,打工的太難了。
尤其是朱元璋,給老朱打工和給閻王打工基本沒有區別。
在洪武和永樂,文官還想搞成集團?
呵呵。
老朱把刀一揚,咧嘴一笑,你集團一個我看看。
老朱棣則是會擺擺手,沒事,儘管抱團,這樣錦衣衛抓人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