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這話,明顯是將洪武時空的朱允炆給忽略了。
“兒子明白。”
朱標點了點頭,沉默了片刻,開了口。
“父皇,兒臣有個請求,希望父皇可以延緩四弟就藩的時間,我想把他帶在身邊,一同處理國事,先前下旨只准我一天處理政事四個時辰,我一人必然是時間不夠的。”
老朱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沉思了良久,嘆了口氣。
“咱的好兒子啊。”
他當然明白朱標是什麼意思,名義上是說自己時間不夠,要拉著朱棣一起幹,可實際上朱標是擔心自己不測,打算親自培養老四,為老朱提前準備好接班人。
朱標心中有的是大明江山,而不只是自己。
就在這時,殿外有著唱名傳來。
“韓國公李善長覲見,翰林學士承旨宋濂覲見…!”
待唱名落,毛二虎已經帶著兩人邁過了殿階。
此時的李善長心裡正在打鼓,他是胡惟庸的親家,又是胡惟庸的恩師,全大明都知道他和胡惟庸是穿同一條鐵褲衩的。
胡惟庸剛被處死,自己就被召見,離家前李善長連棺材板用什麼材料都選好了。
但其實他擔心多餘了,老朱並沒有打算殺他,至少現在的老朱還沒打算殺李善長,史載李善長死於洪武二十三年,罪名雖然是坐胡惟庸黨,但實際上是這老小子老而昏聵,接連做蠢事惹怒了老朱。
宋濂則是神色平靜,他只是感慨世事無常,身為天下讀書人的楷模,與劉伯溫並稱一代文宗,自大明開國之後,他便為太子諸王之師,更是被洪武帝譽為大明第一文臣。
猶記得洪武十年他歸田之時,洪武帝親自踐行,那時的他是何等榮光。
而如今,卻因為長子宋慎牽連胡惟庸案淪為階下囚。
如果歷史走向不變,宋濂長子宋慎與次子宋璲都坐法死,朱元璋本想處死宋濂,經馬皇后及太子朱標力保,才得免一死,徙至四川茂州安置,於次年病逝夔州。
一代文宗,落寞收場。
“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
二人同時行禮。
“朕安。”
老朱看了眼金鑾殿下的這兩位,對這兩人心裡在想什麼,老朱很清楚。
“咱近日思量,察覺宗室封爵之制有缺,欲改之,你們二人有何良策。”
“另,包括太子在內,每人說出一條當前國政之弊。”
李善長和宋濂一愣,心想就這?!
朱標也是一愣,下意識看向老朱。
‘為啥我也要說?’
他終於反應過來,為什麼老朱要把自己留下,讓老四去送季伯鷹,敢情是看不起老四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