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江水在電話裡聊了幾分鐘,楚向前無奈搖搖頭,自己完全忽視了阿三的傳統。
前世在新聞裡,總能聽到印度採購軍火時,採購價格往往會比實際銷售價格貴好幾成。
甚至一兩倍都不是沒可能。
誰都知道多出來的錢,全進了採購人員和他們背後的人手裡。
辛格的家族和奧裡沙邦其他7個家族,在奧裡沙邦雖然不算什麼頂尖的大家族。
卻也認識不少大人物。
辛格想的很簡單,12英鎊出港價的腳踏車,比奧裡沙邦賣的最便宜的島國腳踏車都便宜3英鎊。
比最便宜的英格蘭腳踏車則便宜足足8英鎊。
這裡面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間了。
而且楚向前的腳踏車既然是貼牌的新品牌,就等於根本沒人知道這個牌子。
把腳踏車運回奧裡沙邦,然後在英格蘭註冊個腳踏車公司,換成自己的牌子。
這批腳踏車搖身一變,就成了英格蘭的腳踏車。
而且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還是印度人自己。
到時候別說15英鎊了,就算是20英鎊也能在市面上銷售。
再找找關係,搞個政府採購,整個奧裡沙邦的政府、警察體系,就能消耗掉好幾萬輛腳踏車。
而且手錶、收音機和縫紉機,會比腳踏車更好賣。
和楚向前想象的不一樣的是,楚向前認為腳踏車是交通工具,是必須品。
可在辛格眼裡,手錶、收音機和縫紉機則是涉及到面子問題的必須品。
給警察、地方部隊、政府人員分發手錶、收音機,一定會得到這些人的一致擁護。
得到下面人的擁護,那麼奧裡沙邦的頂層官員的地位也越穩。
今後辛格在奧裡沙邦的地位,也能快速的上升。
說不定再花點錢,做個鎮長、警察總監什麼的都有可能。
這就是官僚思維和生意人的區別。
楚向前想的是利益,辛格想的是權力和利益一鍋端。
隔天,楚向前故意沒去找辛格,這小子醒酒後,果然跑去郵局,給親爹巴格沃哈賈克發了電報。
聽三江水說,這對父子來回發電報,居然溝通了足足一上午。
光是電報費,就花了700多港幣。
然後,下午辛格就主動找上門。
要求籤訂一份,5萬輛腳踏車,5萬塊手錶,5萬臺收音機和2萬臺縫紉機的合同。
至於價格,一開始辛格還想壓價,但楚向前一句,給他總貨物量5%的回扣,立馬讓辛格再也不提價格的事。
12英鎊一輛腳踏車,其他三樣則10英鎊一件。
雖然楚向前從內地訂購的腳踏車有10萬臺,但內地的採購價只有6.45英鎊。
手錶、收音機倒是和辛格訂購的一樣,都是5萬。
但內地出貨的單價卻只有2.5英鎊一件。
縫紉機則是3.25英鎊,楚向前採購的是1萬件,辛格則直接要了2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