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立國百餘來年,從未有過太后垂簾聽政一事,雖然先皇去世已近半旬,江玉燕也非頭一次上朝,可是朝臣們還是不太適應,甚至大多心覺古怪。
無他,首先,這個太后比之他們全數人都要年輕,年齡甚至可做自家孫女兒;其次,新皇之年幼實乃華夏千載未有,往前數數,最小的還是漢朝殤帝劉隆,雖然和現在這位新皇一樣。登基時還在襁褓,但劉隆那時出生已近百日。
新皇朱載垊卻還不及其半數。先不提皇帝幾年內根本無法上朝,最讓諸位大臣擔憂的是,歷史上幾位幼主,大多早早夭折。
其中自然病故的還是少數,多數死於政變或因他人把持朝政被迫害致死。
想到那西漢孺子嬰和北魏孝明帝,朝堂諸公只覺頭大如鬥。
這孺子嬰,劉嬰居西漢皇太子之位,但是隻在王莽這個假皇帝的手下苟延殘喘的當了三年太子,四歲就被囚禁,王莽又通令禁止任何人與他講話。
劉嬰長大後,六畜不識,話也說不清楚,生生被養成了一個傻子。
最後被亂軍所殺,死的時候年僅21歲,不知葬所。
北魏孝明帝元詡也是個可憐人,他幼年繼位,權臣元叉、生母胡氏相繼擅權亂政,導致北方爆發起義,國勢日衰。武泰元年(528年),元詡不滿胡太后專權,密詔晉陽軍閥爾朱榮進京勤王。但密詔外洩,胡氏閱後大怒,元詡遂被其毒殺,時年十九歲,諡號孝明皇帝,廟號肅宗,葬於定陵。
這個套路後來被我大清的慈禧太后學了個全,用去毒殺大清“中興之主”光緒了,可笑的是,各種史料表示,光緒皇帝死前重病纏身,不停的使用帶有毒副作用藥物,再加上長時間的抑鬱,導致光緒身心俱潰,不治身亡,和慈禧沒有絲毫關係。
直至一百年後,考古學家從光緒屍身上的一根頭髮,檢驗到了歷史的真相,頭髮中發現了大量的砷化物,即砒霜,人就是被毒死,沒得洗了。
諸位大明臣公只要想到這些後果,就覺得腦袋隱隱作痛。
不過眼下這並不是最緊要的。
“臣有本啟奏。”一著緋色公服,戴金銀花帶,做三品打扮,微髭長鬚,樣貌頗為周正的中年男子出列道。
端坐在簾幕後的江玉燕視力極佳,見這人樣貌氣質不俗,心中觀感頗佳。
楊金水極有眼色的附身對江玉燕道:“娘娘,這是禮部侍郎錢謙益。”
江玉燕點點頭,楊金水直起身,中氣十足道:“講~”
江玉燕忽的反應過來,錢謙益?那個柳如是的丈夫?水太涼?頭皮癢?這是才1520年沒錯吧?沒錯吧?她刻意擺出的端莊架勢差點維持不住。
不過想想死了的努爾哈赤,和上位沒多久的黃臺吉(沒用錯,音譯,不想給他用太極了),江玉燕又覺得能理解了。
鬼知道這個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都有黃臺吉和錢謙益了,明末一大批人應該也是有的吧?
“臣錢謙益建言,拆除豹房!”錢謙益目光堅定,以往朝堂小透明的他,要藉此揚名!江玉燕鳳眼微眯,稍稍外頭看了眼默不作聲的朝堂諸公,下意識覺得不同尋常,一邊分神注意下面百官的動靜。
“先皇龍馭賓天已近半旬,皇上和娘娘又搬進了紫禁城,豹房空置,留之無用,不若拆除。”錢謙益補充道。
此番他站出來發言,並非是他一人之念,而是代表了諸多同僚。
自楊廷和謀逆後,文官集團一蹶不振,毛紀不堪大用,群龍無首之下,閹宦愈發肆意,是時候終止這樣的局面了!
江玉燕到底是新手,摸不清楚錢謙益到底要幹什麼,但是先拒絕是沒錯的,便淡淡道:“豹房不過先皇一處別苑,建造之時所費不菲,拆之可惜,不若留置。”
話音剛落,又一中年文官跳了出來,大聲道:“豹房實乃先皇圈養猛獸以獵奇之所,兼納四方進獻之婦女,民間聲名早已臭不可聞!為我大明朝之聲名計,理應速速拆除!”
這個人的話就差沒指著正德的棺材板子罵了,不就是想說豹房就是個動物園和寵幸婦女的地方了?
紫禁城就不是了?江玉燕覺得莫名其妙。
“這是右都御史俞諫。”楊金水小聲道。
俞諫是二品大員,他的出列發言,很快便帶出了一大片文官附和,武勳集團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眼觀鼻鼻觀心都是一副入定了的樣子。
倒是錢謙益有些納悶,他沒請俞諫啊?說好的由他引頭的,這俞諫跳出來是怎麼回事兒?
江玉燕大概明白了這些人的想法,無非就是想借否定朱厚照,來揚名,提升自身在朝堂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