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45.稍直口 (1 / 2)

通天教主搖了搖頭說:“人各有命,你八字極陰,命宮昏暗,本該夭亡,還不是好好的活到了現在?

古往今來,賢人聖賢短命,奸佞讒臣長壽的事情還少嗎?”

“你是說我該死不死是嗎?”羅康見從通天教主口中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乾脆甩下一句牢騷,獨自給劉醒打電話去了。

片刻後,羅康回到林梓面前說:“劉醒答應了,明天一早他就會到天津來接孩子,我們也準備出發去蓬萊市吧!”

一切準備停當,林梓、羅康和通天教主三人與林守業、劉慧夫婦拜別辭行,便動身乘坐地鐵去了。

因為通天教主沒有身份證,三人只得選擇乘坐私營的長途汽車前往蓬萊,而通往山東方向的客車,大多集中在西青區的稍直口附近。

稍直口,因元末蒙古人在此設立渡口而得名,明代初年,明成祖朱棣遷山西洪洞縣張氏一族來此佔地立村,一直綿延至今。

據《津門保甲圖說》記載,清道光年間,稍直口因地處南運河畔,地理位置特殊,成為了稽查河稅的重要節點,往來官商不絕。

九河下梢的天津衛漕執行業一度非常繁榮,盛世時像稍直口這樣的渡口就是招金攬銀的寶地,而亂世之時,它也必然會處於風口浪尖,成為兵家必爭之所。

清咸豐元年,廣西金田爆發了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兩年之後,天國的北伐軍打到了天津稍直口附近,當時天津的守備總兵李承義調兵遣將,運籌帷幄,利用地利之便大勝起義軍,稍直口也一度改稱為“得勝口”。

作為李承義臨時指揮所的福壽宮,曾是天津天后宮之外規模最大的宗教寺廟,可惜在平津戰役前期,被負隅頑抗的國民黨軍隊以“防範共 軍襲擾”為由拆除,可謂是津門歷史上最令人痛惜的人文遺蹟損失了。

而福壽宮的遺址,就在地鐵二號線稍直口站不遠的地方。

羅康、林梓和教主三人走出地鐵站,胡亂在路邊攤吃了早餐,便向長途汽車客運站

徒步走去。

“教主,您老是不是給自己起一個化名,這一路上人來人往的,我怕別人會誤會我們是非法組織的人。”林梓邊走邊和通天教主說到。

通天點了點頭,見到路邊福壽宮的遺址門口,有一座殘破石獅子的底座,於是哀嘆道:“獅狼虎豹雖是百獸魁首,落魄之時竟也難保全身,相較之下,我還算幸運,以後爾等就喚我:幸獅,吧!”

“星矢?你還會天馬流星拳不成?”羅康出言譏諷道。

通天回懟道:“殘魄小兒如喪家之犬,反倒不及那碎了一地的石獅子,我看你也改個名字算了,就叫‘狗獅(狗屎)’如何?”

林梓見二人劍拔弩張,急忙出言打圓場道:“教主您年尊輩長,又見多識廣,我們就叫您老師吧!”

“也罷,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者也,像羅康這樣的小輩,連尊師重道的基本禮數都不懂,確實需要有人好生調教一番才能成器。”

三個人說著聊著,時間飛快,轉眼已經步入了長途汽車站內。

羅康走到售票視窗說:“三張最早到蓬萊的車票,謝謝!”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