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秦萬萬年> 142驪山陵園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42驪山陵園一 (2 / 2)

老工師這才對工匠們說道:“大家先幹著,多用點心,老夫陪侯爺說說話!”說完又轉身時黑山道:“老夫觀侯爺年齡裝束應該是威鎮天下的安南侯黑山將軍吧!”

“老師傅慧眼,晚輩只是徒有虛名罷了!”黑山答道。

“安南侯客氣了,來老夫這裡的將士近千人,談起安南侯用兵個個都讚不絕口!今天能見到侯爺本人,真是三生有幸也!不知道安南侯到這種塵土飛揚的地方來有何指教?”老工師又施禮道。

“晚輩現在在少府鄣大人手下聽用,閒來無事四處看看。我看俑坑中已經有不少陶俑,能否到坑中一觀?”黑山問道。

“侯爺既然是來視察工作,就讓老夫陪你走走吧!這邊請!”老工師伸手說道。

兩人來到俑坑內,雖然燒製完成的兵馬俑只有一小部分,但是黑山還是被眼前的氣勢深深震撼,彷彿置身於刀槍林立的大軍中間,又回到了鼓角爭鳴的戰場。

老工師驕傲地介紹道:“這裡的每一個陶俑都按真人而塑,高矮胖瘦與真人無異。能將自己的塑像擺在這裡是每一個無上的光榮。想被選做陶俑的模特已經很不簡單,首先必須有銳士的稱號和上造以上的爵位;其次身高必須在七尺八寸(約176㎝)以上。滿足這兩條後還要五官端正才可以被選上。”

黑山仔細欣賞著眼前的兵馬俑,他們形態各異,將軍俑威嚴聳立,目視前方,好像正指揮著千軍萬馬奮勇拼殺;武士俑手持兵器表情凝重,準備著隨時向前衝殺;弓箭手俑半跪身姿,目不轉睛地盯著前方,箭上弦,保持著戒備的姿態。仔細觀察,他們的臉型、髮型、體態、神韻均有差異。陶馬雙耳豎立,有的張嘴嘶鳴,有的閉嘴靜立。所有兵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藝術魅力。每個俑的戰甲和面板都用昂貴的天然顏料上色,便陶俑個個栩栩如生。

黑山突然想起自己後世曾經到過兵馬俑坑參觀過,那時候看遠遠沒有現在看的雄壯氣勢。後世剛出土的兵馬俑是彩色的,雖然數量挖出不少,但是軍陣的氣勢遠遠沒有現在看到的宏大。在仔細想想,後世的兵馬俑坑應該在秦始皇墓坑的東邊三里處,而這裡明明是皇陵墓坑正北一里。無論規模和位置都與後世的“世界八大奇蹟”不符合。面前的兵馬俑是以秦軍千人隊的實際軍陣排列,有重甲方陣、長矛陣、重騎方陣、弓弩營、輕兵營等等,並非後世看到的以戰陣排列的陣營。

“身臨其中,猶如又回到兵戈鐵馬的戰場!你們能把每一個戰士的形、神都塑造得如此逼真,工師們的鬼斧神工的技藝真讓人佩服得五股投地!”黑山感嘆道。

“哈哈哈!”老工師捋一捋雪白的鬍鬚,笑道:“老夫二十六歲就在此做陶俑的工師,到現在已經四十五年了。任何人只要老夫看上一眼,準能用陶土給他塑造出一個大小一致的出來。老夫活了七十一歲,也只有這點本事能拿出手了!”

“四十五年?”黑山好奇地問道,“始皇帝繼任秦王到現在也才二十七年,難道這邊還有別的王陵?”

“此處向東四里,乃大秦宣太后的陵園。老夫在昭襄王三十九年就在宣太后陵燒製陶俑,直到秦王政八年前後二十二年才全部燒製完成。接著又為驪山陵燒製陶俑,一開始,驪山陵與宣太后陵規模相近,二陵相隔二里地,後來隨著大秦一統天下,秦王即位皇帝,驪山陵也數次擴大,現在的規模已經擴大了數十倍。看來不光老夫,連老夫的徒弟們也要老死在這邊嘍!”老工師一邊介紹一邊感嘆道。

黑山一聽老工師的介紹,暗想:“這簡直是顛覆了自己後世的認知,難道是後世的專家學者們把宣太后的兵馬俑當成了始皇帝的兵馬俑?”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想,黑山問道:“老人家,宣太后陵的兵馬俑也像這邊的兵馬俑那麼高大壯觀嗎?”

“大小都差不多,也是精挑細選身材高大計程車兵作為真人模型。只是規模要比這邊小很多,但也花了我們百餘陶工二十多年的心血才製作完成。”老工師答道。

“其它的也一樣嗎?比如陶俑的色彩和排列方式!”黑山又問道。

老工師又捋了捋鬍鬚,娓娓道來:“當年宣太后年老時十分懷念自己的故鄉楚國,特地下令正在自己的陵園必須面朝楚國故都鄢郢方向。第一批陶俑燒製好時,宣太后還親臨現場視察,覺得黑色的陶俑不漂亮,下令用名貴的顏料將陶俑全部繪製成楚人最喜歡的顏色。所以,宣太后陵園的陶俑的服飾都改成了紅、綠、黃等鮮豔的色彩。軍陣的排列也和戰場上的隊形一樣。而在驪山陵園這邊,大秦已經消滅了所有對手,始皇帝親自下旨,這邊的陶俑以閱兵時的方陣排列。所以兩邊的陶俑無論顏色和排列方式還是規模都不同!”

聽了老工師的介紹,黑山恍然大悟,暗自思索道: “這樣就對了,大秦一貫以黑色為尊,軍裝甲冑都是黑色的,怎麼會有彩色的兵馬俑呢?原來後世發現的兵馬俑並不是秦始皇兵馬俑,而是大秦西太后的兵馬俑。而兵馬俑內發現的呂不韋監製的兵器更加說得通了,因為西太后的陵園在她死後二十多年才建造完成。”

在古代,女子的地位普遍較低,國王的女人死後一般都是葬在丈夫的陵園內。西太后主政之初,並沒有象其他王那樣建設自己的陵園,直到臨死前兩年才開始建陵園,所以直到秦王政登基數年後才完工。

解開秦兵馬俑的疑問後,黑山心情舒暢,告別了老工師又向陵園的中心走去。此時驪山陵園的地宮已經開始挖掘十餘年,好奇心驅使黑山想一探地宮的真實面貌。

黑山走到地宮上面,探頭一望,一座巨大的深坑出現在眼前。最上面是一個寬三百六十步(約470米)的正方形大坑,大坑每深丈餘便有一步寬的平臺作為防滑坡的階梯。放眼望去,就像一座倒扣的大金字塔。深坑已經有三十丈深,在深坑作業的刑徒們就像密密麻麻的螞蟻。地宮已經挖到許多泉眼,為了作業的安全,十萬刑徒被分成兩班,一天十二時辰不停地從地宮內向外運送水和泥土,這裡面耗費的人力物力簡直是無法估算。

地宮的北邊留有一條兩丈寬斜坡,斜坡兩側是臺階可以直通地宮底下,刑徒們就是透過這條陡峭的臺階將地宮中的泥水源源不斷的運出來,保證地宮能正常施工。

“安南侯好閒情雅緻,把工地當風景欣賞了!”黑山正看得出神,轉身一看,正是鄣邯帶著數名手下巡視到此。

“我在想這裡有數千各工種工師工匠加數萬民夫,還有十餘萬刑徒。每天的事情千頭萬緒,少府大人竟能調配得井井有條,整個大工地大家忙而不亂,真是令人佩服啊!”黑山答道。

鄣邯也笑道:“這個有什麼?比起侯爺指揮百萬雄師滅楚國還差老遠呢!不夠能當起侯爺一句誇獎,足夠令在下在兄弟們面前吹虛一輩子了!”

兩人正在閒聊,忽然聽到一聲驚呼,從坑底地宮往上運的大石頭因繩子鬆開,又滾了下去,十幾個刑徒因此被石頭壓傷,現場頓時哀嚎一片。

“整麼回事?速去察看!”鄣邯對身邊的人命令道。

“諾!”一個隨從官立刻應聲而去。

看守士兵立刻跑到現場,帶離傷者,一會兒又恢復了秩序。除了地面上還有許多血跡,一切好像沒有發生似的。

兩名士兵押著一個刑徒回來,報告道:“稟將軍,石頭因繩子沒有綁好,石頭滾落,傷了十四人。醫官說有三名受傷刑徒恐怕命難保。就是這個刑徒負責綁的繩子,請將軍發落!”

這個囚犯,蓬頭垢面,被施了劓刑,沒了鼻子,兩個鼻孔朝天,詐一看,醜弱又恐怖。在大家面前,面部也沒有任何憂恐之色,連起碼的哀嚎都沒有。這絕對不是士兵在戰場上的視死如歸,而是常年從事重體力勞動已經使他生不如死,早已經麻木了。

“你是哪裡人?叫什麼名字?犯了什麼罪到這裡的?”鄣邯問道。

囚犯依舊面無表情,答道:“我是故意的,這樣活著當初還不如挨一刀早死早投胎。聽說挨刀前的斷頭飯有肉,讓他們準備肥一點!老子就滿足了!”

“稟大人,末將問過了,這人叫混四,三年前是雲夢澤的水匪,秦滅楚後降秦下的山。因好吃懶做犯了流民罪,還傷了人。本該判斬決,因為到處需要勞力,國府下令所有死刑犯一率改判髡髮劓鼻,押送驪山修陵。”隨從官回答道。

鄣邯聽了,冷笑道:“算你是條漢子,本該成全你,但是你剛才份了十幾人,豈能一刀砍了了事?押下去當作力牛使,直至累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