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封了十二個列侯、六個關內侯、三個大庶長,自周武王分封天下後八百餘年第一次。
列侯是大秦最高的第二十級爵位,享有一定的封地百姓繳納的稅賦;關內侯為十九級爵位,沒有封地。
大臣們都在相互恭賀,大殿內一時歡聲笑語。老丞相王綰卻是一臉嚴肅,用那蒼老的聲音大聲說道:“老臣王綰有本要奏皇上。”
吵雜的大殿立時安靜下來,大家重新站好位置,注視著丞相。
“老丞相,有何要事?”秦始皇問道。
“十八個列侯、關內侯中,有王翦、王賁,蒙武、蒙恬、蒙毅,馮去疾、馮劫等父子兄弟。除了關內侯的老嬴奔,再無嬴姓子弟、皇子皇孫受封。天子富有四海,子孫豈可倫為匹夫?皇室興,則國家興,請皇上挑選賢能皇子、皇族冊封為侯,以安社稷!”丞相王綰大義凜然地說道。
眾人聽了,這才恍然大悟。十二個列侯六十關內侯中,除了嬴奔,沒有一個嬴姓宗親,除了白山、辛勝、鄣邯是土生土長的老秦人,其餘都是入秦未過三、四代或者剛入秦的山東舊六國人。這種情況,自夏、商、周以來,絕無僅有。周武王分封八百諸侯國,姬姓就佔了五百餘。於是大臣紛紛稟奏道:“臣等附議!”
秦始皇說道:“大秦本是西陲小國,自商君變法後,平民可因功而貴,貴族亦可因無功而賤。自此,六代先君皆因守法而霸,直至朕統一天下。今若無功而封皇子、皇親,無異於廢法。不出三代,皇室必弱,國必危矣!”
大臣們聽了,都面面相覷,無法回答。
丞相王綰又上奏道:“今天下一統,天下初定。諸皇子多有成年者,皇上當早立太子,一則為皇上分憂,二則熟悉政務以安天下!望皇上三思!”
第一份奏摺,只是丞相的試探,這一份才是真章。大秦的疆土比周朝大了一倍多,又全部是郡縣制,大小事務都要透過丞相府和皇帝處理,如果不早點培養好接班人,將來如有萬一 ,國家將大亂,這個也是郡縣制的一個致命的短板。王綰看得十分清楚,他多麼希望自己嘔心瀝血三十餘年的大秦帝國可以真正做到傳之萬世。但是,春秋以來,太子的父王爭權的鬧劇數不勝數,立儲君已經是盛年時君王的大忌。如果不是為派到他國為人質需,立太子的寥寥無幾。現在,始皇帝正當盛年,此時提出立太子,的確不是好時候。偏偏秦始皇至今沒有舉行大婚,也從來沒有冊封皇后。因此,附議的大臣沒有幾個。
始皇帝思考片刻,說道:“立太子乃國之大事也,諸皇子皆缺少歷練,沒有出類拔萃者,待日後多加歷練歷練後再議不遲。”
始皇帝連續駁回老丞相兩份奏章,大殿內的氣氛有點緊張了,一下子靜得落針可聞。
就在這個時候,有個大臣站了出來,奏道:“臣欽天監李未戌啟奏皇上,皇上現在貴為天子,依舊禮,現在的宮殿、陵寢還有太廟都未達到天子的規制。臣建議皇上,應當從新規劃驪山陵墓,重建皇宮、太廟,這樣才能彰顯天下共主的天子威儀。”
這個時候的秦始皇,他打敗了一個個對手,華夏大地上,已經沒有一個對手了。現在他要考慮的是如何把自己這個家建設得更加富強、漂亮。
始皇帝聽了欽天監的話,正合他的心意,便下旨道:“可!著丞相府與少府立刻著手重修宮殿、太廟、驪山帝陵。”
王綰本想再勸兩句,見始皇帝已經應允,只好作罷,又從懷中取出一書,雙手遞上,道:“稟皇上,老臣現在已經是如同朽木、耳聾眼花,望陛下許臣榮歸故鄉,有生之年,再看一眼家鄉的土地!”
雖然早有傳聞了丞相要告老還鄉,但此時百官聽了,著實意外,大殿頓時安靜了下來。
始皇帝聽了更是詫異,正想親自起身去接,怎奈一身新式龍袍又長又寬,很不習慣,動了一下,竟站不起來,只好說道:“老丞相何忍棄國而去?趙高忙把書呈上來。”
趙高快步上前,雙手鄭重地接過奏摺,從側面上臺階,呈給始皇帝。
始皇帝展開,只見秦折上寫道:
《辭官書》
臣本布衣士子,虛有才名,幸得呂相薦於先王。先王不以臣卑微,委於太子傅重任,常伴陛下身邊。先王崩後,臣又得陛下寵信,十八年大夫十載丞相。臣愚鈍,受命以來,唯宵衣旰食、鞠躬盡瘁以報陛下知遇之恩也。幸不負使命,能親厲陛下橫掃六合,即天子位,此生足矣。
今九洲雖一統,但天下人心猶未歸。陛下當獎勵耕織少征伐,輕徭薄賦與民休養生息。萬不可好大喜功而急功近利也。
陛下勤於政務,本是萬民之福。然日夜操勞廢寢忘食,不惜龍體,亦是大禍也。陛下當勞逸結合。但有繁瑣事,可令諸皇子及丞相、國尉府、廷尉府為陛下分憂。
今當遠離,涕零之言,望陛下聽之改之。
始皇帝二十七年歲首王綰頓首拜上。
秦始皇看完時,已經眼含熱淚,少年時老師孜孜不倦的教誨歷歷在目。近幾年,總是覺得老丞相守成有餘,創新不足,自己對他也是日漸疏遠,今日突然要別離,才知內心是那樣的百般不捨。於是百感交集地說道:“老丞相為了大秦日夜操勞數十年,今欲歸鄉享幾天清福本不該留您,但是朕實在是於心不忍。請丞相多呆些時日,待文成侯府修好再回不遲。”
始皇帝不等王綰回話,又下詔道:“令少府即刻多派工師隨琅琊郡守回琅琊郡,將琅琊行宮改進為文成侯府,限半年完工。”
“諾!”少府和琅琊郡守同時應道。
“封……馮去疾為左丞相(副丞相),即日起全力協助老丞相處理政務!”始皇帝本來想升李斯為左丞相,話嘴邊時,想到李斯平時常與王綰政見不合,此時將他們兩個人放在一起顯然不妥。便改口讓老成持重的馮去疾去助王綰。
當始皇帝宣佈讓馮去疾任左丞相時,所有大臣包括馮去疾都十分意外。因為在大家的心目中,李斯才是繼任丞相的人選,因此,竟都忘記向馮棄疾表示祝賀,大殿內立時陷入詭異的安靜。
“李斯升任御史大夫,頓弱升任廷尉、姚賈升任典客。”始皇帝宣佈道。眾人這才紛紛給幾人道賀。
一會兒,趙高又高聲喊道:“制曰,今天即是歲首,又是大秦開國喜慶之日,難得天下各郡守聚集咸陽,設宴咸陽宮,君臣同慶!”
“謝陛下!陛下萬歲!”大臣們齊聲謝恩,大殿又熱鬧了起來,能得到皇帝賜宴,必竟是莫大的恩寵。
咸陽宮大殿內,數十名宮庭樂師演奏著雅樂,十餘舞伎在中間翩翩起舞。一百多位大臣按爵位大小圍坐兩邊飲酒作樂。
始皇帝此時心情非常好,頻頻舉杯邀群臣共飲,氣氛十分歡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