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高興得抱起秋,轉了一圈又一圈,放下後,又狠狠地在她小嘴唇猛親了幾下。
兩人正開心,又有軍吏送來黑冰臺的密報。黑山開啟一看,原來是楚國南部發生大規模叛亂。黑山料定是陳平和阿黑哥的手筆,大喜,當即下令:“今夜設宴,犒勞三軍將士。”
……
楚國的奴隸和隸農佔了六成,平民、小地主佔了三成半。剩下半成是大地主和奴隸主,他們控制了百分八十五的土地。黑山的四項方針立刻得到絕大多數楚國人的支援!
短短的一個冬天過後,離秦國邊境不遠,的楚國鄉、村、裡基本完成土地改革。黑山一看地圖,竟有三十多座城市,全部在秦軍新領地的包圍中。
當下雨季來時,黑山一算,自己領兵攻楚一年了,轉眼已經是秦王政二十四年四月(公元前222年)。
望孤零零的三十多座城池,黑山覺得時機已經成熟,又下令,先讓農村的新秦人給城裡的親戚、朋友、當楚軍的子弟寫信,勸降。再各個拔除這些縣城,將橫山、陳城、彭城周邊的城市徹底化入秦國的版圖。
又過一個多月,楚軍丟失近半國土,長江以北,除了巨陽關、下相、彭城三座孤城,全部化入秦國。
初夏雨水充足,蒙恬率十萬水師,乘四百水輪戰船,順長江而下,猛攻雲夢澤(今洞庭湖)楚軍水師。秦軍戰船因裝了水輪車,比楚軍戰船又大,速度又快。還裝備了拋石車和大型庫弩等遠攻兵器,因此輕鬆完勝楚軍。楚軍水師幾乎全軍覆滅,項梁率殘軍逃入郢壽。自此楚軍戰船與秦軍戰船相遇,不是被生擒殲滅,就是棄船逃跑,蒙恬十萬水師率先到達郢壽城下。
四月,項燕見丟了長江天險,死守彭城和巨陽關毫無意義。下令放棄彭城、下相、巨陽關,帶著項氏族人,撤入郢壽。
入城後,一清點,發現少了十數萬人。令人打探才知道,景駒和昭通藉口封地遭到蠻人叛軍攻擊,回去平叛,不辭而別。其餘幾個封君也跟風跑回去了。項燕聽後,氣得一股氣血上湧,一口血差點噴出來。
這一天,正值黑山帶兵攻楚十六個月。以損失不到五千人,殲敵二十餘萬,佔領楚國長江以北全部土地城池和長江以南部分地區,得大小五十六城,沒有強攻任何一城。
楚軍一退,黑山立刻下令水陸三路大軍,除部分留守各城,共五十萬立刻出發,會師於楚國首都郢壽城下。
……
再說項燕,帶著族人及二十萬大軍撤回郢壽。當即召開家族會議,會上,他深情地說道:“秦軍此次打著解放楚國奴隸、隸農的口號攻楚,楚國已經沒有任何勝利的希望。我已經年過花甲,封君拜將,子孫滿堂,此生無憾矣。我深受幾代楚王王恩,我留下與楚王共存亡。梁、伯你們今夜就帶著羽兒及所有家人出城南下。從今天開始,隱姓埋名,秦下亂,不得北上。”
“父親!”項梁、項伯知道今日一別,即是永別,頓時熱淚盈眶,失聲痛哭。
“爺爺!”項榮之子項羽與項梁之子項莊,此時都還不到十歲,項羽高出一頭已經和大人一般高,力大如牛。此時兩個孫子也是淚如泉湧,伏地痛哭。
項燕撫摸著自己最喜愛的孫子,忍不住老淚縱橫,哽咽地說道:“羽兒沒了父親,你聰明絕頂能過目不忘且力大無窮。如果能改一改暴脾氣,將來絕對是蓋世英雄。爺爺最不放心的是你,以後兩個叔父就是你的親父親。你要聽叔父的話,將來才有機會報國仇家恨。”
說完,項燕將一張古老的羊皮地圖,和一本《項氏兵法》交給項梁,說道:“以後你就是項氏一族的族長,帶著家人立刻南下,回到我們的祖地,隱姓埋名,讀書習武,秦國未亂,不得北上。現在馬上出發,從彭城帶回的貴重細軟,全部帶走,一刻也不要耽誤。”
項燕話剛說完,王宮內侍正好到府,傳武安君入宮議事。項燕整理一下衣冠,囑咐兩個兒子道:“馬上走!越快越好!”自己便入宮面見楚王。
郢壽南門,車挨車,人擠人。大批貴族、百姓牽兒背女向南逃。項梁攜數百家人,及千餘子弟兵,帶著家財,花了一個時辰才擠出郢壽南門。
項梁對項伯說道:“三弟,父親英雄一生,貴為武安君。今已年邁,獨處危城,又鐵定心要以死報國。身邊豈能無子送終?你帶家人南下,我留下侍奉父親。”
項伯說道:“二哥,你是族長,身負家族重任。我留下照顧父親,你趕快走吧!我和父親如果能逃離戰亂,自會南下找你們。”
“三弟,照顧好父親,注意安全!一定要回來!”頂梁哽咽地說道。
項氏,本姓羋,楚王之後,封於項地,改姓項。晉攻楚,楚敗失項地,項氏遷至下相。齊楚大戰於下相,楚又敗,項燕先祖南遷至吳(今福建省的武夷山地區),與當地土族血戰幾十年才站穩腳根定居下來。由於族人勇而善戰,好幾代人在吳國做了將軍,為吳王平定許多蠻人叛亂,項氏族人從此善戰聞名。後越國滅了吳國,項氏拒不降越,在山林裡與越國軍隊周旋了一百多年,直至楚威王滅了越國。楚威王聽說項氏不僅善戰,還是楚國的遠支王族後,便派使者拉攏項氏一族,不僅重新承認項氏的王族身份,還娶了項氏族長女兒為妃。並將剛從齊國奪回的下相封還給項氏,項氏一躍成了昭、屈、景後的第四大貴族。項氏從此承擔起為楚國開拓南方,鎮壓越人判亂的責任。項燕讓家人逃回南越,其實是重回舊地,這裡有項氏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