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燕說道:“秦國兵馬未行,先放出風聲,何也?其目的是先威懾我們,使我們不戰自亂!蒙恬在巴蜀訓練水軍,從造船到練成水師,最少要一年以後,秦軍水師雖然有順江而下之利,卻還不一定是我們佔盡天險的五萬老水師的對手。王賁在南陽,五萬精銳分別從各郡各關塞抽調來,十五萬是新徵召的新軍。訓練成軍也要半年以後。只有黑山親率的陶城、薛城二十餘萬大軍是訓練有素的精銳。”
“武安君如此說來,我們現在全力備戰還來得及?”楚王精神一振,問道。滿殿大臣也舒了一口氣。
“我們也擴大水師戰船,在衡山雲夢澤一帶佈置水陸軍十五萬,憑險死守,攔截蒙恬軍不在話下。第二路放棄陳郡二十萬死守巨陽關,在巨陽關西南、西北各建一座要塞,與巨陽關三足鼎立,可保巨陽關萬無一失。,我親自率領二十五萬大軍死守彭城,可保彭城萬無一失。”項燕不緊不慢地答道。
聽了項燕的分析,楚王大大鬆了一口氣,立刻對眾臣命令道: “凡是王室子弟,十八至四十歲丁壯,二丁抽一三丁抽二,全部到軍前效力,由三閭大夫負責。”
“諾!”一個牙齒快掉光的老臣應道。
“所有封君貴族,交出七成私兵,七成糧草,全國百姓,二丁抽一。此事由令尹熊啟負責!”
“諾!”昌平君熊啟,一拱手,大聲應道。
“大楚自盜牛祭祀立國始,已經八百餘年,現在是危及存亡的時刻到了,有敢私藏者,上至王室貴胄,下至平民百姓,一率籍沒為奴隸。”楚王負芻斬釘截鐵地說道。
“諾!同心協力,共渡難關!”全殿貴族大臣紛紛表態。
下第一場雪時,楚國也全部動員起來了。一貫各自為政的封君貴族,第一次同心協力,不約而同地交出精銳私兵開赴各大戰場,各大道路水路,糧車糧船往來不絕。雲夢澤邊,十萬工師日夜不停伐木造船。項燕看著各地交上來的資料,心中略安。他讓次子項梁率水陸二十萬在雲夢澤以西依江佈防,準備抵抗蒙恬的巴蜀秦軍。三子項伯率步騎二十萬防守巨陽要塞。自己親率二十五萬精銳大軍在彭城沿淮水佈防,嚴陣以待黑山大軍。
大軍如一片片黑雲,無數軍旗招展遮空蔽日。黑山親率十五萬大軍南下,為儲存體力,薛城到彭城足足走了兩天半。到了彭城外,並沒有著急攻城,只是下令重步兵在前,重騎兵在後,防備楚軍來襲。其餘人在楚軍射程外抓緊紮營築牆。
彭城牆頭,一樣旌旗招展甲兵林立,楚軍也是嚴陣以待。黑山的帥帳剛剛搭好,彭城內便出來一騎,手執使節直接來到大營外,被軍吏帶到帳中。
使者對帥案後的黑山施了一禮,不卑不亢地說道:“武安君見黑山大軍遠道而來疲憊,不忍偷襲。願意與黑山將軍會獵城下,時間、人數由將軍決定!”
雙方下戰書約戰,在春秋之前常見,那個時候偷襲會被恥笑。但是到戰國以來,開始崇尚兵法勝負,下戰書約戰已經很少了。眾將聽了,個個磨拳擦掌,躍躍欲試。都期待地看向黑山。
黑山最不喜歡打這樣的陣地消耗戰,但是今天如果是避戰,定會滅自己士氣,長楚軍的威風。便回答道:“回去替本將軍問候武安君,秦軍應戰,無論楚軍出多少,秦軍只出兩萬重步軍,一萬重騎。一個時辰後開戰。熱熱身,練練手腳,晚上才能睡個好覺。“
“謝將軍!”使者拱手施禮,轉身而去。
眾將興奮異常,紛紛請令出戰。黑山掃視一圈,說道:“項燕想試探秦軍戰力,本將軍也想給楚軍一個下馬威。此戰務必完勝。麥和孫猛各率一萬重步,正面迎戰。史胖子、董劍各率五千重騎左右側應。”
“諾!”四人大喜,高興地應道。眾人向他們四人投去羨慕的眼光。
這時,幕府外軍吏來報:“上將軍,門外有個千騎將說有急事求見!”
黑山暗想,千騎長按道理非緊急要務,是不會越級來見上將軍的,既然越級來見,定有急務,便示意軍吏:“帶他進來。”
一會兒,進來一千騎長裝束大漢,滿臉濃須,頭髮半白,氣度不凡,他向黑山和眾人施了軍禮,並不出聲。
辛勝認出來人,立刻說道:“上將軍,這位是國尉府從壟西新調來的千騎將李言,在末將麾下聽用。”
黑山見來人看起來臉熟,但又想不起來,便問道:“有何事?速速道來。”
千騎將看了一下左右,沒出聲。黑山手一揮,命令道:“其他人,全部退出帳外!”
眾人魚貫而出,大帳內只剩下兩人。
“未將李信拜見上將軍!”濃須大漢向黑山拱手說道。
“李信將軍?”黑山大驚,急忙走出帥案,來到李信身邊細看,果然是李信,只是化了妝,沾上鬍子了。“將軍不是去漠北戍守了嗎?怎麼會在這裡!”
“秦王特許李信以千騎將身份帶罪立功。本來不該打擾上將軍,只因事關重大,李信恐有閃失,所以來見上將軍。”李信說道。
“何事?”黑山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