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城的工坊工人,幾乎是奴隸出身的新秦人,因為他們沒有土地,所以並沒有受春忙的影響。紙、書、棉布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運往各地。第一本圖書《西門豹治鄴》受歡迎的程度遠超所有人的想象。幾次加印,一共印刷了五十萬本還是被搶購一空。由於是白話文,識字的老百姓也看得懂,買書的主力已經變成了普通百姓。印刷廠不得大量招收印刷工人,分成三班,日夜不停印刷。王俊緊接著又推出《都江堰》、《鄭國渠》、《商君變法》、《圍魏救趙》等十幾本圖書。
有了造紙坊、印刷坊、紡織坊三大賺錢工坊,金錢象潮水一般流進陶郡。春耕剛結束,蕭何便來報告,陶城的錢庫、糧庫、武庫已經全滿!黑山不得不將咸陽周邊郡縣的貨款,直接存進國府錢庫,不用再運回陶郡。這一舉措即方便了商人,更是樂壞了秦王,連續給陶郡發了好幾道嘉獎令!
秦王政二十二年四月,李信、蒙恬率二十萬大軍猛攻郢陳。黑山同時下令趙佗、辛勝率大軍南下側應。黑山知道,歷史上的這次滅楚大戰,以秦國的慘敗告終。而黑山的許多舊部幾乎都在滅楚大軍中,因此,黑山不得不萬分關注這次戰爭,特地派出一支五百人的斥候和西邊的李信、蒙恬大軍保持不間斷連絡。因魏國滅亡不滿一年,秦王特准不徵丁徵糧。因此,國尉府從邯鄲郡調來三萬民夫到陶郡負責為趙佗大軍運送糧草輜重。徵召新軍的工作也十分順利。一是有大劇院劇團的宣傳!陶城的許多奴隸出身的百姓報名十分踴躍。總共十萬新軍,竟有六萬餘是從齊、楚逃亡過來的奴隸!二是陶郡才力雄厚,從北邊購買了大量的戰馬、牛、羊。陶郡的新軍裝備精良,伙食豐盛得讓許多老兵都羨慕。
從春忙到現在,近三個月,黑山每忙得腳下著地。現在,大軍進展順利,已經攻下薛郡,新兵也招滿了!一切按部就班,總算可以鬆口氣了。中午飯決定回後院和家人一起吃!跨進後院,才想起三個月來,每天早上出來,半夜才回,已經好久中午沒有回後院吃飯了!這才發現,女兒已經會坐了,下唇也長出了兩顆乳牙! 公主見黑山飯量比以前少了許多,心疼地說道:“這幾個把你忙得,都瘦了一大圈了!回頭讓廚房給你好好補補!”
黑山苦笑道:“不用補了!再過幾年,我就要為身體發福發愁了!”
“你忙的這段時間,我每天早上送你出後院門後,就沒有事了!只能乾等你回來,大家都有事做,就我一個人象是多餘的人。好無聊!”公主嬌嗔道。
黑山想了一會兒,說道:“你的秦箏彈得那麼好,可以去大學客串秦箏老師,也可以到大劇院給大家演奏一曲。我保證你的生活會更充實的!”
“你敢讓本公主去當樂姬?你不怕我被臺下的男人的眼神吃了?再說父王知道了,肯定饒不了你!”公主說道。
“剛剛開始,或許他們只看你的美色!當他們聽了你的秦箏演奏後,就會更尊重你!至於我嘛!只要你快樂,我就開心。我相信父王也是和我一樣。”黑山勸道。
經歷採桑之事以後,公主內心早就嚮往平常百姓的充實生活了!聽了黑山的建議,便興奮答應道:“那你幫我安排一下,最好明天就去郡城大學!”
黑山和四公主,從來沒有以公開的身份在陶城參加活動。認識公主的人除了府裡的人就極少了,且都是自己的親信。兩天後,四公主一起床換上一身白色棉布衣裳,不施胭脂香粉,不戴任何首飾,簡直是仙女一樣清新脫俗,著得黑山兩眼發呆。
公主勾住黑山,笑道:“看什麼?還沒有看夠嗎?”
“你這麼漂亮,拋頭露面的,萬一被勾走了怎麼辦?”黑山說著,親自為公主挑一支最昂貴的步搖,插在她的頭上。這支步搖是秦王令尚工坊為公主定製的嫁妝,價值萬金。“插上這根步搖,大家一看,就知道你名花有主了!且身份尊貴,等閒之人就不敢招惹你了!”黑山說道。
黑山和幾名得力侍衛也扮成士子模樣暗中保護著公主,來到陶郡大學。
士子們聽說來了個美女老師給大家彈秦箏,早就將一間二百人的教室擠滿了!和黑山所料一樣,剛剛開始大家都被這個名叫小雪的女老師的美妙迷得七葷八素。當四公主一曲《高山流水》奏罷,士子們無不被四公主的彈箏技藝折服。不得不增加了好幾場。回家時,公主十分高興,她已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人生價值。
剛回到郡守府門口,就見大門口周圍站著許多個壯漢,黑山一看就知道他們是長年習武之人,足夠有一百多人。侍衛們在門口嚴陣以待。
黑山一眼就認出領頭的濃須大漢是之前滅魏時,投降拒絕交劍的魏武卒衛君。黑山讓公主先回去,自己熱情地迎上去,說道:“衛君,黑山盼你們好久了!總算盼來你們了!”
衛君端詳許久才認出黑山,急忙帶著眾人向黑山施禮!黑山急忙請大家入內,設宴接風。
席間,衛君談起了魏武卒的歷史。魏文侯時,魏武卒名聞天下,戰功赫赫。文侯將安邑南邊大片肥沃良田賜給立功的魏武卒,最高峰時有六萬多戶,稱為平陸縣。平陸縣百姓逐漸有了參軍的傳統,他們從小就練習劍法、騎射、戰陣,長大以成為一名魏武卒為榮。幾十年過去,到了魏惠王時,魏國先是兩次敗給齊軍,再敗給秦國,國勢一落千仗。魏武卒名存實亡。到了信陵君時,信陵君重練魏武卒,只是可惜功虧一簣。
“連上次一百多人,家鄉還有一千多後生,都是世代從軍,我們願意投到將軍帳下,為將軍效力!”衛君說道。
黑山沉思一會兒,說道:“魏地一年內不納糧徵丁是國家法度。現在一千人同時到我這裡從軍,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我可以先收下你們之前交劍的一百多號人,其餘的,還是等秋收後,國尉府徵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