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在大學附近將一座官府的三進府邸改建成可容納千餘人大劇院。劇院有個大舞臺,一層三面坐位有千餘座,樓有包間二十餘間,包間對著舞臺一面是有欄杆圍著。從各地招來的各類演員有四百多名。黑山家裡的樂師、舞姬也編入大劇院。根據他們的特長,分為合唱組、小品組、雜技組和戲劇表演組。小品組和雜技組讓他們各自發揮。歌唱組主唱黑山從後世“抄襲”來的歌曲。戲劇,就收集了許多六國貴族迫害平民百姓的故事,有殺奴隸殉葬的,逼奴隸開礦幹活的,有平民百姓活不下去賣兒賣女的。改編一下,把秦軍變成了唯一的救世主了。
還招了一些善於演講的大學生,包括上次發言的陳赫和李陽。透過培訓後,在他們的口中,秦國滅六國戰爭成正正義的解放奴隸和平民百姓的戰爭。
劇院建好時,各個節目也排練完成。秦王親自為大劇院命名為“帝國大劇院”,並題寫匾額。
劇院開幕第一天,秦王帶著文武百官王公貴族千餘人親臨。 黑山做為總導演。 第一場大合唱《精忠報國》讓大家豪氣萬丈。
第二場雜技讓每一個人驚歎。
第三場小品讓大家大懷大笑。
第四場戲劇,講述的是趙國大旱,奴隸主貴族依舊盤剝百姓,抓走交不起賦的男主人,逼得女主人賣兒賣女。女主人公唱起了《賣兒歌》:
貧家有子貧亦嬌,骨肉恩重哪能拋。
飢寒生死不相保,割腸賣兒為奴曹。
此時一別何時見,遍撫兒身舔兒面。
有命豐年來贖兒,無命九泉抱長嘆。
囑兒切莫憂爺孃,憂思成病誰汝將?
抱頭頓足哭聲絕,悲聲颯颯天茫茫。
劇院內的君臣們無不感動落淚,有許多窮苦出身的將軍感同身受,泣不成聲!
戲劇的劇情一轉,秦軍打進趙國,從牢裡救出男主人,一家人又團聚,在秦人的幫助下,不僅度過災荒,又分到自己的土地,一家人過上從未有的幸福生活。最後夫妻兩個人合唱起《夫妻雙雙把家還》完美結束。
這場戲將觀眾的心從小品的喜直接打入地下變成悲,又以最完美的結局,扣人心絃,打動了所有人的心。
第五場則是大學生陳赫的演講,講解了人類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秦國為解救各國的奴隸和平民,發動戰爭推翻奴隸主階級的統治是歷史的必然,是先進的社會制度代替落後的制度。
臺下傳來天崩地裂似的喝彩聲。
演出是非常成功的,許多上過戰場大臣都要脫下官服再上一次戰場了!他們紛紛說道:“打了幾十年的仗,一直以為咱們是侵略者,今天才知道,咱們這是解救別國奴隸百姓去了!”
黑山把秦王請上臺,讓他也說幾句。
秦王慢慢地走上臺,趙高在他身後,躬著身子,挽著秦王那長長的吉服。
“今日始,秦軍不再殺降為功,有騷擾平民面姓的,軍法處置!讓天下人都知道,我們才是正義之師!”秦王面無表情,聲音不大,每個人卻聽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