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實在看不下去了!”秦王站了起來說道:“儒家先師,孔子、孟子無不是上馬武可安邦,下馬文可治國,堂堂射藝,傳到大家手中,竟成投壺。但傳二百年,恐怕要改耍繡花針了!”
李斯聽了秦王的話大喜,投壺他和眾人比,沒有半點優勢,但是騎射箭兒子李由卻是下了苦功夫的。李斯一家文盛武衰,總希望出一個名將為家族爭光,無奈幾個兒子都資質平平,好文不好武。只有小兒子李由自幼聰明好學,不僅文章出眾,而且喜歡騎馬、射箭。他便請了名師專門指導,李由也刻苦練習,射箭七十步內箭無虛發,被譽為咸陽四駿的文武雙全。
於是,李斯便站出來,建議道:“比拼殺畢竟刀劍無眼,且場地也受限,就比射箭吧!”
秦王冷冷答道:“可!就射人形靶,每人三箭,射得最遠,且射中頭、胸者為最!”
趙高立刻讓人置幾盞宮燈在五十至一百步外。命人拿來人形靶,放在遠處。眾多士子們大多沒有開過硬弓,紛紛表示棄權。
李由率先站出來,說道:“我先來,六石硬弓,七十步遠。”七十步,相當於現在的一百米遠。
一會兒,便有內侍拿來六石桑木硬弓,將靶移至七十步遠處。
李由彎弓搭箭,調整呼吸,連發三箭,果然連中三元。
眾人紛紛叫彩!不愧是四駿的文武雙全。黑山也有點佩服這個李由,書法、詩詞、音樂、射箭果然樣樣都拿得出手。
李由射完,王離站了出來,他號稱咸陽四駿的武第一。“七石弓,八十步遠!”王離說道。
王離地不愧他的稱號,三箭全中,成績此李由略好。
輪到黑山了,黑山自知箭法準頭比李由、王離稍差,但臂力卻超過他們,反正輸了也無所謂,便喊道:“十石弓,百步外!”
也許黑山名將的名聲太大,此言一出,便有士子建議道:“黑山將軍威震匈奴,早已經名滿天下。箭法必超群。俗話說名師出高徒,我們若能一睹孟夫子正宗的儒家射技,定不虛此行,望孟夫子成全。”說完向孟昭躬身行禮。其目的明知道黑山射藝不會太差,但孟夫子一個文人,就不一定有高超的射藝了。也是也間接告訴秦王,孟夫子的射技也不過如此!許多剛剛玩投壺士子馬上醒悟,紛紛附合道:“請孟夫子賜教。”
大家都看出這些人的心思,王綰厲聲喝道:“爾等無理!”還未罵完,卻見孟昭站起身說道:“無防,我數年未開弓,今晚剛剛好溫習一下,子曰‘溫故而知新,不亦樂乎’。”
孟昭來到場中,黑山剛好從內侍手中接過一張精鐵強弓,沉澱澱的,正是十石寶弓。黑山伸手連拉三下滿弓,這才雙手遞給老師。
眾人見黑山輕鬆拉滿百石強弓已經是十分佩服,又見他將十石強弓轉遞給孟夫子更是驚訝!沒有人會相信孟昭也能開十石強弓的。黑山親眼見過孟昭的射技,心裡當然有底的。
孟昭將上卿官服衣襟往腰間一系,單手接過精鐵強弓,抽出兩枝羽箭,一提氣拉滿弓,“嗖”一聲射出後,馬上又射一箭,一百二十步外的燈籠應聲而落,還未等落地,第二枝箭又正射中燈籠,餘勢未衰,又將燈籠帶出五步穩穩釘在樹上。這兩箭一氣呵成。看得所有人目瞪口呆。
“孟夫子神技,我們心服口服!”眾人無不起身向孟夫子行禮。
“以後不要再把投壺當作儒家的射技,徒增笑耳!”孟昭說道。
最後宣佈王離得射藝之最。這樣,咸陽四駿只有李由一無所獲。其餘三人和黑山各得一項第一。
孟昭卻向秦王說道:“李由雖然未得一最,但四項比試,在年輕的一輩中,樣樣都能排上前三,非常難得,亦可算一最也!”
秦王覺得有道理,當即宣佈四駿和黑山各得一最的獎勵。李斯父子的臉色這才好看起來!
宴會結束時,已經是子時了!黑山和孟昭告別秦王和其餘眾人。將老師用六尺傘蓋的青銅軺車接回府裡,師生二人這時才有時間單獨說一會兒話。黑山將幾個月來發生的事和老師詳細說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