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令如山,三日後,黑山和白濤、大妞、獸醫一起南下,由於大妞帶的八百女卒是坐車,又不是什麼急務,便一路緩行南下。
打敗匈奴後,黑山所部已經全部換成秦軍裝備,時值初夏,個個身穿黑色布衣,束髮戴冠,騎著草原駿馬,南下。數日後到達咸陽以北的鄭國渠邊。
鄭國渠,建於秦王政元年(前246,其時韓國因懼秦,遂派水工鄭國入秦,獻策修渠,藉此耗秦人力資財,削弱秦國軍隊。此舉適得其反,促進秦國更加強大。《史記·河渠書》記載:“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折今110萬畝,收皆畝一鍾(折今100公斤,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命曰‘鄭國渠’。”
黑山見這裡青山綠水,景色宜人,便帶著幾名親信到這條享譽後世二千年的人工河遊玩一番。
秦國官吏的認真務實讓黑山再次感動。剛走上鄭國渠,就看到一塊刻石,上書:鄭國渠律,上面詳細規定,不能在渠邊亂扔垃圾、大小便、不能在渠內洗澡洗衣服等,懲罰小的是城旦半年,大的是斬首。渠兩邊都是整齊的石條徹成,岸上栽了兩排柳樹。渠內的水清測見底,十分乾淨。
不遠處傳來了農夫們的笑聲、歌聲十分熱鬧!黑山等人漫步過來,原來是數十男女農夫正在渠北邊用木桶取水,人站成一行,一桶一桶向上傳,雖然累,仍不影響他們唱山歌,其樂融融。
原來鄭國渠西邊從洛河進水向東排入濟水,渠南邊地勢低,用毛渠自動灌溉!渠北邊地勢略高,只能修一條條南高北低的毛渠,毛渠就高出鄭國渠水面三四丈,只能人工取水,倒入毛渠,每年灌溉季節,每個取水口都十分熱鬧,青年男女取水唱山歌,民謠,兒童一起玩耍如過節一般。
黑山認真的看了水渠兩邊的地勢和水渠流水情況,若有所思。
一個穿著官服的中年人迎了過來,熱情地招呼道:“客從何處來?這邊有茶!”
黑山向他行了晚輩禮,答道:我們是邊地戍卒,南下路過,貪圖此地風景,過來遊賞一番!請問大叔,你們這樣取水,一年要幾日?”
“我是本地的田典,每年要三次這樣取水,一次十天,一村可以多澆數百畝薄田,只是這樣取水著實累人啊!但這地勢,北高南低,也沒有辦法啊!”田典答道,倒一碗遞給黑山:“茶來了,客喝!”
黑山喝了一口田典遞來的茶,入口微苦,入喉後嘴內卻是淡淡的香甜,便牛飲了一碗。問道:“渠邊村莊,需要象你們這樣取水的還有多少?”
“那多了去了,整個關中平原,地勢都是北略高於南,這樣取水的地方不下百處。”
“我叫黑山,記住了,為了感謝這碗茶,我會讓這渠裡的水自動流到上面去,過段時間以後,你們就不用幹這樣的累活了!”黑山說道。
“客說笑了,水哪裡有從下往上流的道理!除非你是水神!”田典笑道。
“我不是水神,卻可以讓水神聽我的話!你就等著瞧我指揮水神給你們取水吧!”黑山認真的說道!
“真能如此,我們就把您供在水神廟裡,年年給你上供!”田典說道。
“我比水神大,到時候,我得坐主位,讓水神做我的小弟!”黑山開玩笑的說。
離開了鄭國渠,白濤、獸醫和大妞各帶部下直接去三川郡,黑山一行人入咸陽,直接帶眾人到咸陽秦王賞賜的府邸住下。
第二天,黑山便到國尉府向國尉報道!
剛進國尉府,黑山就聽到議論紛紛,樊於期北逃至匈奴,秦王懸賞萬金令蒙恬將軍率軍入草原捕拿。心中暗想:到底是沒有救下樊於期的家人。這個李牧真狠,把秦王耍得團團轉。
國尉府人來人往,黑山竟直走到正堂邊的門房,這裡已經坐了許多吏員在喝茶,等待尉繚接見!都在談論著樊將軍之事。
一個老者嘆氣說:“樊於期英雄一世,糊塗一時啊!可惜了啊!”
“可惜什麼,貪生怕死,給我們老秦人丟臉!活該全家被斬!”一箇中年官吏憤怒地說!”
“我小時候還聽了捨命救秦王的事,一直當他是我的偶像!真沒有想到當了大將軍就怕死了!”一個年輕的官吏不懈地說。
一會兒,便有黑衣門吏來請:“國尉請黑山將軍先進去!”
黑山站了起來,竟直入內,拜見尉繚。
尉繚一身絲綢繡紅官袍,顯得清爽幹練,面帶倦色,顯然最近常常熬夜!
尉繚指著黑山,向廳中幾位屬官介紹說:“這個就是深入敵後,計捉匈奴單于妻兒,又設計讓匈奴自相殘殺,最後千里奔襲漠北砍下頭曼大單于首級的黑山將軍!”
蒙恬北擊匈奴大捷,名聲和故事早就傳揚天下了!這些官員,聽了尉繚介紹黑山這個年輕軍官戰績如此輝煌,紛紛投來讚許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