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從來都不缺想要當官的人。事實證明,扒皮塞草都不能阻止書生們當官的熱情,更別說抄了區區一個孔家了。事實上孔家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重要。說到底他們也就是一個擺設,一個象徵而已。
老子英雄,兒子都不一定是好漢,更別說隔了八十多代的後裔了。孔子後裔多個屁啊。憑什麼就應該受到尊重?憑什麼就能作威作福上千年?
說到底還是這個鍋還是得漢武帝和董仲舒那兩個貨來背,要不是他們兩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哪來的今天這個地位?孔子再偉大,也不過就是諸子百家當中的一位而已。也不會變成後來那些無恥文人吹捧出來的至聖先師。
在馮燁的一連串聖旨之下,讀書人們終於明白,時代已經變了,要想當官,還得順著朝廷的來才行,頓時四月民令,齊民要術,九章算術等各種農書,算經,統統賣到脫銷。許多書生賣不到書,乾脆就借來手抄。
聰明人都知道,此刻朝廷剛剛罷免了眾多的官員,正是朝廷最缺少官員的時候,參加科舉必然要簡單的多。雖然有許多儒家的死忠,拒不出仕,但是更多的人,卻已經開始了專研新的科考叢書。
這段時間大量的官員被抄家,全家發配往遼東種田。倒是讓遼東的人口充實了不少。而且還讓遼東那邊的讀書識字人口大增。
儘管這些人開荒種田的水平差了一些,不過沒關係,沒有什麼是勞動是一頓鞭子教育不會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在皮鞭的教育下,這些一個個平日裡高高在上的老爺們,全都變成了開荒小能手,這個時候,他們就再也說不出來,這個行業是賤業,那些人是賤民之類的話了。
就是這些他們平日裡看不起的窮當兵的,每天在用皮鞭教他們做人。這些儒生們現在回憶起往日裡嬌妻美妾環繞,爭相伺候的日子,那是說不出的懷念。再看看現在手裡捧著乾硬窩窩頭的日子,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那眼淚就止不住的流。
越是如此,這些儒生們就對孔家人越是悔恨,他們現在就盼著皇帝陛下哪天能夠記起他們,能夠給他們一個寫悔過書的機會。如果皇帝陛下能夠再給他們一次機會的話,他們一定對皇帝陛下歌功頌德,誰敢說皇帝陛下不好,他們一定第一個跳出來去批鬥對方。
馮燁現在哪裡有時間理會他們?三千幽雲鐵騎全部下放去當官,又有海東青來傳遞訊息,頓時讓他對全國的統治穩固了不少,再也不用擔心官員們欺上瞞下了。
現在兩個時空時間同步,就意味著馮燁不能再在這個世界長時間逗留了,他準備快速的統一天下,等這邊穩定了以後,他就可以脫身回妖神聯邦了。
馮燁現在就尋思著,要不要在這個世界找一個能夠幫他處理政務的老婆,到時候有事老婆幹,他專心修煉就好,其實也是挺爽一件事。反正軍隊在他的掌控之中,怎麼也玩不脫。
只可惜這個世界沒有長生,延壽的辦法,真要找個愛人,區區幾十年,紅顏易老,而他起碼也有上千年的壽元可活,那場面光是想想,就是挺讓人難受的一件事兒。所以找個愛人這件事情,也就只能想想而已。
馬靈主持的監察衛那邊,進展也很順利,他們這邊現在主要的工作就是探查宋國的情報,在吳用的幫助下,監察衛的耳目很快就滲透到了江南各地。
這吳用做監察和策反敵人的工作,還真是一把好手。短短時間之內,就出了不少的成績。如今的天下大事,聰明人都看的明白,金朝武力強盛,五十萬大軍枕戈待旦,隨時可以揮兵南下。
這段時間馮燁忙著處理孔家的善後工作,一時之間還真的沒能騰出手來收拾趙宋,給了他們苟延殘喘的時間。可惜趙宋那群昏君奸臣,哪怕是這麼好的機會也沒能抓住,這麼長時間了,連江南都沒能穩定下來。
現在的江南也不太平,趙佶帶著文武百官跑到了江南,童貫在得知汴梁失守後,也第一時間帶著大部分西軍,以勤王的名義,跟著跑到了江南。要不然武松魯智深兩人也沒有那麼容易打到汴梁府。
因為這個時候,江南方臘的摩尼教,藉著江南花石崗民怨沸騰的機會,勢力已經發展的很大了,眼見的趙宋實力大減,再也無力壓制他們,這些人乾脆趁亂起兵。
方臘一起兵,頓時一呼百應,短時間內就拉起了十萬大軍。與趙宋在江南打的有聲有色。幻想著佔領江南後,能夠憑藉著長江天險,與馮燁劃江而治。
可惜這群人想的是很美好,就是實力有些不足,面對童貫帶過來的西軍,被打的節節敗退。毫無還手之力。也幸虧童貫帶著西軍跑了過來,否則趙宋在江南的這點實力,還真的打不過方臘。
“陛下,如今江南方臘起義,趙宋後方起火,正是我朝打過長江去的最好時機。”早朝的時候史進主動站出來請戰說到。
史進的話以出口,滿朝的武將都用熱切的目光看向馮燁,尤其是阮家兄弟。作為最早被馮燁請出來的武將,這麼長時間,只能看著別人,一個個的攻城略地,封侯拜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