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金國已經踩著遼國的腦袋崛起了。喬道清打出大金國禁衛軍統領的稱號,就沒人敢輕視,哪怕到了大宋都城東京汴梁府,蔡京也得熱情接待。畢竟大宋實力不如人。如今到了龍虎山也一樣。這就是實力。實力夠了,就沒人敢輕視。
龍虎山上一群主持真人,道童等人,一路鳴鐘擊鼓的迎了下來。將喬道清等人迎入上清宮。馮燁並沒有顯露身份,只是在三千幽雲鐵騎的隊伍當中。龍虎山不愧是道家聖地,一路上風景優美,青松屈曲,翠柏陰森。馮燁帶著三千騎兵,跟著道人的隊伍,一路直入上清宮。
那位領頭的主持真人,幾次回首看向幽雲鐵騎。帶這麼多軍隊入龍虎山的,他還真沒見過,恭敬的對喬道清說道:“喬道友,龍虎山畢竟是道門清淨之地,也是張天師的清修之地,您看是不是可以讓這些軍隊在山下等候?”
這種事情,喬道清哪裡能夠做主?只能做出一副思索的模樣,偷偷的看向馮燁。
馮燁不知道這龍虎山對大宋有多少忠心,一旦和龍虎山那位張天師打起來,現在這三千幽雲鐵騎可是他的有力臂助。當然是到哪裡都要帶著。對方要是真的想要死保大宋,說不得他今天就要踏平龍虎山。
馮燁衝喬道清微微搖了搖頭,喬道清馬上會意,堅定的說道:“這些將士都是我皇派來祈福的,哪有不讓他們上山的道理?”
主持真人聽到喬道清的理由,心中是一萬個不信:“這些戰士行走之間步伐整齊,龍行虎步,騎的全都是高頭大馬,登山穿林如履平地。哪怕他這個絲毫不懂軍事的人,也能夠看得出來,這些都是絕對的精銳。一次派出這麼多的精銳軍隊進入龍虎山祈福?這是糊弄鬼呢?”
只不過他再怎麼不相信,卻也不敢再說什麼。如今金國強大的實力就擺在那裡。數十萬精銳將士,讓大宋朝廷,君臣都望而生畏。更別說他們這些出家的道士了。雖然有些道法,卻也無法與朝廷的大軍正面對抗。
有強大的金國在背後,哪怕喬道清說出再怎麼扯淡的理由,他也只能堅定的點頭表示:“我信了。”
一行人一路行至上清宮,一名老道士已經等在上清宮的門口。主持真人見到這位老道士,連忙上前見禮,口稱張天師。馮燁只見這位張天師六十多歲的模樣,長得很是清瘦,留著三縷長鬚。沒有想象當中的那麼仙風道骨,反倒是像個普通鄰家老頭。
沒等喬道清上前見禮,這位張天師就衝馮燁的方向打了稽首說道:“貧道見過陛下。”
既然被人發現了,馮燁也就沒有再隱藏,上前一步問道:“老天師認識朕?”
張天師搖了搖頭說道:“並不認識,只是陛下身上龍氣沖天,形成華蓋,有人主之相。哪怕陛下處於軍陣之中,也依然是如此的引人注目。”
“朕此來只為問老天師一句話,大宋如今昏君奸臣當政,已有亡國之相,敢問老天師對此有何看法?”馮燁直接問道。到他如今這個地位,無論面對任何人,都有底氣直接發問。而不需要任何的迂迴試探。
“我道家清靜無為,這天下無論是陛下當政,還是大宋主宰,都與我等無關。”老天師面對馮燁的咄咄逼人,急忙開口撇清關係。他十分清楚的知道,一旦今天有半點維護大宋的想法,只怕這三千鐵騎,就要馬踏龍虎山,千年道家聖地就要不保。
華夏傳承最久遠的家族,就是龍虎山張家和孔府孔家。無論哪個朝代,都對他們頗為優容。哪怕是異族當政,人家也照樣是頂級的世家。那不是沒有道理的。至少人家真的做到了識時務者為俊傑,嗯,全家都是俊傑。馮燁滿意的點了點頭,率先走進了上清宮。
既然人家已經表明了不參與皇朝爭霸,那接下來就是親切且友好的道法交流了。嗯喬道清和張天師的交流,或者說就是單方面的請教。修道雖然也是一種修煉方法,但是這種方法,卻雲山霧罩的,修行起來進度慢的一匹。馮燁也跟喬道清學過一段時間,但是學的一頭霧水,始終不得其門而入。
相對來說,馮燁對那些有著明確用途的道符更加感興趣。每一門法術的背後,必然有一枚符文。只要能夠徹底的掌握道符,也就算是學會了道法。這個就好理解多了。
道門雖然名為道門,但是其實是一個互不統屬的許多流派組成。張天師一脈雖然答應不參與,但是不代表其他道門不參與。這一點張天師倒也說的明明白白。馮燁也能夠理解。
既然龍虎山張天師不準備管大宋的死活,馮燁的擔心就去了大半。馮燁率領三千幽雲鐵騎在大宋的境內,簡直如入無人之境。別說大宋的官兵攔不住,就算攔得住,只怕也不敢阻止。
“陛下,您一直讓臣關注的那位楊志,前些時日丟了梁中書送給蔡京的生辰綱。如今已經走投無路了。”神駒子馬靈向馮燁彙報道。
當初馮燁起家的時候,對這些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魔神,還是很看重的。所以對其中的幾位極為關注。同時也一直在等他們被逼的走投無路,好趁機去收服他們。當初黃金臺拜將後,就一直讓馬靈派人關注過這些人。
其中就包括青面獸楊志,入雲龍公孫勝等人的下落。所以馬靈在得到訊息後的第一時間,就過來彙報了。
不過如今時移世易,如今的馮燁已經建國了,麾下帶甲數十萬。壓得大宋年年朝貢。早已不是當初缺兵少將,還需要親自去請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