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武后照常早朝。
下朝後一眾官員們兩兩結伴走在大道上討論著,今天的上陽宮好像多了很多衛兵。
“這是要幹嘛?”一名官員指著不遠處一小隊人馬問道。
“今天宮內增加了幾倍兵力,而且洛陽城門的排查不允許帶刀具進城。”另一人解釋道。
“誰知道要幹嘛,搞不好宮裡進了賊人呢!”
“抓小毛賊可用不上十六衛的侍衛吧?”
突然一人隨口說了句,“是不是有人要造反?”
其他幾人聽完後紛紛閉嘴,甩了甩衣袖四散而開。
他們可不敢妄下結論,而那位說出造反一詞的保不定就因為這些言論被某個告密者告發革了官職。
還沒等官員門出城門,幾匹快馬衝進門內從他們身邊疾馳而過。
年長的官員全部停了下來他們在熟悉不過這代表著什麼。
“那是太后的專用斥候兵!”
自從李敬業造反後,武后在各郡縣的駐紮兵內設立專門直達送到她的斥候兵,這些斥候兵可以無視任何阻礙將信件直達武后面前。
一時間這些官員楞在原地不知道是該回家吃飯,還是該返回觀鳳殿。
“報!”
斥候來到殿外,將腰刀卸下隨意落在地上,急忙往殿內跑去。
“魏州刺史來報!”
“呈上來!”武后神情緊張急忙說道。
她開啟信封,看了一眼隨後甩在地上滿臉憤恨站起身,“李衝!”
原來八中橫風西無影,說的是東邊!這老道擺了自己一道!
“來人,召集百官!”武后怒吼了一聲。
一刻鐘後,官員們齊聚觀鳳殿內,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殿中所有大將軍齊聚一堂。
武后目光掃過緩緩說道:“今日博州來報,叛賊琅琊王李衝,募兵五千餘人,意圖謀反……”武后突然停頓看著眾人的表情,最後目光落在右金吾衛將軍身上,“丘神勣,你率兵即刻趕往武水支援。”
丘神勣走上前行禮道:“末將領旨!”
看到武后下決定這麼快,去他鳳鳶臺平章事和中書門下侍中無一人站出來反對。
武后最擔心事這些人臨時反水,所以只用自己一手提拔出來的丘神勣帶兵先去開路。
要是贏了自然天下太平,要是輸了,再派遣其他人也不遲。
看似一場造反,滿朝文武只有武后最擔心,其他人則是不發表任何意見。
皇家的事就讓他們內部解決。
還沒等武后休息,大理寺的探子突然來信。
武后看了一眼便問,“吏部的王曉?來人…”
沒一會兒,王曉有些發矇的走了進去,因為這比之前和秦沐商量好的早了一天,他立馬意識到有人出賣了他們。
“臣參見太后殿下!”
武后意味深身長的看著他,心中懷疑前面那些官員被無罪釋放是不是因為他,畢竟最後的底牌要留給自己。
“說吧,找我何事?”武后直截了當的問。
“臣是來獻策的。”
“獻策?”武后點了點頭心中更加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