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橋上。
封青巖的問答吸引越來越多人。
而且,不少精彩的問答迅速傳出來,特別是赫連山的回答,更是讓不少人拍案而起,心中激動不已。
“赫連山大才也。”
有書院教諭如此道,“僅憑禮之三本,便可名傳天下矣。”
“赫連山答禮之三本,日後便是禮之三本。”亦有書院教諭如此道,被赫連山的禮之三本驚豔到,似乎渾身都有些顫抖起來。
或許赫連山沒有意識到,禮之三本的驚絕之處。
但是,大教諭、老教諭等人,卻是意識到,心中皆是驚歎不已。原本他們還有些擔憂,怕赫連山敗於比禮,誰知道比禮卻是赫連山成名之比。
單憑禮之三本,足以名傳天下了。
而且,赫連山與封青巖的一番禮化與樂禮的對答,亦是精彩絕倫,讓人忍不住拍案而起。
這時書院的教諭才發現,似乎自已等人小看了赫連山了。
小看自然是因年紀的原因。
但是,年紀小並不等於才疏學淺。
君子便是最好的例子。
君子亦不到弱冠之年,卻是已經創出聖術“坐而論道”,尊為虛聖。
而君子橋四周之外,亦是被赫連山的才學驚豔到了。
對禮之心得,更是他人遠遠所不及。
“難怪封聖會選赫連山為聖府春官,現在赫連山怕是隻差境界了。”靈水河畔上有人感嘆道。
“的確如此。”
不少人點頭,皆是被赫連山折服了。
“諸位還需再比下去?”
封青巖詢問宮城、西門冰等十人。
宮城、西門冰十人沉吟一下,皆是搖頭,帶著些羞愧道:“無需再比了,吾等已輸。”
“仰之大才也,城有所不及。”
宮城朝赫連一禮道,便朝橋的一端走去。
“仰之大才也,冰有所不及……”
西門冰同是一禮道。
“仰之大才也……”
陳宣等人,皆是朝赫連山一禮道,走快步走下君子橋。
“不敢,山僥倖爾,諸位之才,山亦佩服不已。”赫連山一一回禮,並沒有恃才傲物,依然如往常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