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書院裡,封青巖在讀書,在修心,在養性……
隨著時間的過去,走進二十七書山的學子越來越多,而破境的學子同樣越來越多。
不到半年時間,大宋王朝便多了數位大儒。
原先的那四位大儒,此時終於忍不住,都來到了檀香書院。在他們看到二十七書山時,心神不由大為震動,後悔自己為何現在才來……
若是早來半年,或許現在他們已經為大賢了。
而現在的書院,除了安先生境界未知外,有半聖一人,大賢三人,大儒九人。
若是加上他們,則是大儒十三人。
不過,本土的大儒卻較少,只有三人,其餘皆為陳涯的弟子。
而現在,封青巖只有每月初一,才會晨讀與講學,但每次講學時,檀香書院內外都擠滿了學子。
即使是半聖陳涯,都從書山裡出來,不願錯過老師的講學。
一日,封青巖突然仰望著天宇,眉頭微微蹙起來,片刻後便道:“陳涯,筆墨侍候。”
“諾。”
陳涯聞言,立即去準備筆墨。
而在此時,封青巖走出大殿,來到書院上游的渭水邊,陳涯則恭敬跟在後面。
“今日,為師教你寫一字。”
封青巖佇立在水邊,眺望了一下天宇道。
在他的身後,除了陳涯外,還有陳涯的弟子,以及書院的學子。畢竟安先生當眾顯現書法,凡是聽到人都不會錯過。
陳涯是如何成聖的?
莫說在檀香書院,就連在大宋天下,都不知道傳出了多少個版本。但是,不管版本怎麼變,都沒有離開過君行碑……
陳涯因君行碑而成聖。
這天下皆知。
此刻,越來越多學子聽到訊息,往書院的上流湧來,使得封青巖的身後擠滿了人。
“老師,墨磨好了。”
陳涯道。
封青巖點點頭,便接過準備好的筆,點上墨就往渭水中揮寫,卻讓四周圍觀的學子愣住了。
“安先生是在幹什麼?不是說安先生顯現書法嗎?”
“準備了筆墨硯,為何沒有紙?沒有紙,如何書寫?而且,為何要來到河邊?”
“咦,這是要幹什麼?”
“安先生不會是要往河裡寫字吧?這怎麼可能?”
此刻,四周的學子紛紛議論著,都有些詫異的樣子,但見封青巖真的往河裡寫字時,都愣住了。
只見封青巖一揮,筆中的墨猶如瀑布般落下,化為凌厲的一撇,落在河面上。而且,落在河面上不散,隨著河水而緩緩流下,散發著神秘的氣息。
封青巖寫得不快,一筆筆地寫著。
於是河面上,便出現一個個筆畫,卻是不成字,一時之間讓人無法看出是什麼字。
但是。
此刻四周的學子,皆猶如傻了般。
字落水而不散,一筆筆地往下游緩緩飄去。
不過片刻間,渭水河面上便鋪滿了筆畫,每一筆都很大,越流越大。當他們順著下游看去時,似乎看到一個個筆畫飄出水面,飄出了天際,漸漸消失於天地間。
當寫了七十筆,封青巖便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