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上。
眾人沉默一陣,便紛紛討論起來。
有人認為日始時近,有人認為日中是近,也有人認為不值得討論。
此時封青巖蹙眉頭沉思起來,倘若這個世界也如前世般,倒是可以說是日中時較近些。但是,他不太確定這個世界是否和前世一樣,是懸於巨大宇宙中的星球……
還有,他們二人是否以日來喻當下的諸侯?
倘若是,他便無法解答了。
他現在對世界所知還不多,如何解答?倘若能解答出來,便是能夠解決當下諸侯紛爭了。
這是諸子都無法解決的問題。
“君子可能決?”
那人見封青巖久久不言便笑道。
這時,眾人的目光都落在封青巖身上,不少人都充滿期待,希望君子能夠回答出來。
君子不是回答不出來吧?
有人暗暗著急。
不過想想,兩人所說皆有理,的確難以決斷誰對誰錯。
“難道名滿天下的封三鼎,也不能決?”那人好友笑道,此時他們二人皆站,十分引人注目。
“汝等豈不是為難人,這怕是連聖人亦無法決。”
有人蹙著眉頭道,隱隱猜測到二人的意思。
“不錯,此題可說遠可說近,聖人亦無解,除非是親自丈量,但日豈可丈量?要知海水不可斗量,莫說是日了。”有人道,“汝等二人不過詭辯而已,就如眼看不到石之堅,只能看到石之白,因此無堅;手摸不到石之白,只能觸及石之堅,因此無白,由此推論石之堅、白不可並存,故相互分離,這是不對的……”
這時眾人紛紛點頭,認為日以大小冷熱來辯論遠近是不對的。
“君子亦如此認為?”
那人又問,眉頭微微蹙起來,似乎有些失望的樣子。
道家主張清靜無為,並反對儒家的出世,認為儒家越救越亂。
既然儒家不能改變現狀,何必要去做呢?
這是他們的意思?
或許是自己想多了,封青巖認真打量二人,倘若自己只說“不能決”,怕是三日論道無法繼續了。
這不僅有損自己的名聲,也會影響自己坑死巡北伯的計劃。
這兩個傢伙是來搗亂的吧?
這時,封青巖沉吟一下,便道:“吾在回答之前,可否先問二位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