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顏山接受德門的文氣灌注時。
有學子無意間見到天空上,生出一尊淡淡的青色虛鼎,不由驚呼起來:“君子鼎!”
眾學子聞言趕緊抬頭,果然見到天空上生出一尊淡青色的虛鼎。
“天生君子鼎!”
不少學子激動大呼,如同自己走過德門,得到天地認可般。
雖然學子都知道君子鼎的存在,但還是第一次親眼見到君子鼎生成……
“傳言,君子鼎不僅可增文運,還萬鬼不侵,不知是否這樣?”
有學子羨慕說,恨不得君子鼎加在己身。
“的確有此傳言。”
大教諭聽到一些學子激動的言論後,就解釋說:“雖然可增一定的文運,但還需要自身的勤學苦讀,方能體會到文運的神妙,要不然如天上的雲彩般,可見卻不可觸控。所謂文運,其實是指君子較於常人易於文思如湧,出口成章,筆下生花……”
“原來如此!”
有學子恍然大悟,之前把文運理解為飄渺的氣運了。
“先生,學生聽聞君子鼎加身,可萬鬼不侵,不知是否這樣?”有學子好奇追問,畢竟身邊沒有君子,對君子之事所知不多。
“君子鼎加身,自然是萬邪不侵,百鬼退避。”
大教諭百里堃撫摸著鬍子點點頭說,“魑魅魍魎這些小鬼,更是對君子鼎畏之如虎,不敢靠近半分。”
天空上的青銅虛鼎,約有一丈見方,四足兩耳。
鼎身隱隱可見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樹木,鳥獸魚蟲等,散發著一股聖潔的氣息,讓人忍不住有種叩頭膜拜的衝動。
接著,青銅虛鼎就在眾人的眼中,沒入顏山的身上。
君子鼎加身!
至此,顏山即為一鼎君子,可稱為顏一鼎或君子山等尊稱。
在君子鼎沒入顏山身上時,一聲聲德門禮鐘的鐘聲,在天下八十一書院內響起。
“哪位學子透過德門了?”
一座佔地九里的書院裡,不少教習、教諭都詫異和好奇站起來,想不到書院事隔六年後,又有學子走過德門,不禁大為喜悅。接著,發現並不是自己的書院,而是其他書院有學子走過德門,引起德門禮鐘的共鳴而已,不由大失所望。
“是哪座書院?難道是三上書院?”
“也唯有三上書院,才有如此出採的學子。”
數位教諭在討論,語氣不免有些失望。
“亦有可能是十大書院,十大書院出採的學子,不見到比三上書院的弟子差……”
“不錯。”
有教習點頭附和。
“不管是哪座書院的學子走過德門,皆是可喜可賀之事。”有年老的教諭笑道,“從此,天下又多了一位君子,此乃值得吾等學習的楷模。”
一陣後,有教諭打聽到,是葬山書院有學子走過德門。
這個訊息,讓不少教習和教諭都愣了一下,他們之前猜測乃是三上書院和十大書院,卻想不到是排名最後的葬山書院。
這實在讓很多人意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