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天師府。
長達四小時的除夕法會結束,負責操忙佈置和誦經的道長沒有太顯疲憊,在歡快喜慶的氛圍中,依舊有說有笑。
上清宮的殿前擺好了燈陣,原先的百來盞明燈,到了春節期間要幾何倍數的增長,場面一下子壯觀了起來。
出入大殿的臺階,每一道階梯都是九盞燭火,臺前的前庭則是蠟燭擺放的陰陽八卦圖案,橢圓形的透明玻璃容器中,有紅色和淡黃色的蠟,燭火幽幽,隨風搖曳。
張之維見榮山收拾好了白天用剩下的花果,便吩咐他下去幫忙,明日有地方安排的龍獅爭霸賽,加之非遺雜技的大薈萃,少不了又要麻煩一番。
等榮山下去了,張之維便自己準備明日用的紅包。
龍虎山所準備的紅包,最上方是八卦圖,中間是金漆寫就的符籙,兩側有“文韜武略”“鴻運當頭”的字樣,再往下,兩豎排的字中央,是“五路財神賜財來”。
這些紅包,有張之維作為前輩為徒弟徒孫準備的一部分,也有一些,是要大年初一分發到來客的手中。
每年到這種歡慶的時刻,張之維都會忙碌得不可開交,今年也不例外。
初一至初六,會有天師帶領科儀團進行的“天師巡街”,初一的當天會舉行盛大的開門儀式,為新的一年祈求福氣和祥瑞。
另外,便是賜粥、賜符(福),加之舞龍巡遊。
初五,天師府更是要同地方一起,舉行接財神、補財庫的儀式,祈福流年財運亨通、財源廣進、善財增長、八方來財。
張之維將紅包準備妥當,起身活動筋骨,踏出房門,一場鵝毛大雪不期而至。
他背手於後,抬頭望去,雪花在燭光和燈籠的微光中一閃而過,留下了道道明顯的長影。
抬手接了幾片雪花,張之維感受掌心的涼意,一滴水在手中化開。
“明日山中景色又要秀麗幾分,只可惜一眾徒兒又要多個掃雪的差事。”
張之維雙手攏起道袍,駐足靜候,看雪如羽毛,紛紛揚揚落下,漸漸的一片銀裝素裹。
山川寂靜,天地間一片清冷,樹影婆娑,雪壓彎了枝頭。
幾個小道抱著掃帚在門前柱子旁探頭探腦。
“太師爺,雪停了,那我們掃雪下山去了。”
張之維捋須點頭,笑道:“我們一起去,你們將手中的工具放下。”
“嗯?可沒有工具,怎麼掃雪呀?明天不還有法會和太師爺的活動嗎?”
張之維笑而不語,緩步邁向下山的臺階。
幾個小道不解,將掃帚放回了原處,小跑著跟了上去。
張之維振臂一揮,炁息外放,瞬間罡風驟起,吹拂鋪滿臺階的白雪,道路一下子被清理了出來。
“哇——”
幾個小道長不約而同驚呼了一聲。
入山中不久,這還是第一次看見太師爺的手段。
呼哧!
又一陣風起。
隨著張之維的腳步,下山的路徹底開闢了。
幾人站在山腳,回望山中,深夜暗淡,可天師府燈火未熄,朦朧中透著和諧安詳的寧靜。
“來,大年初一了,給你們一群小傢伙備好的紅包。”
“哇!”幾個小道長又驚呼了一聲,異口同聲道,“祝太師爺新年快樂,修行有成!”
“也祝你們新年快樂,明日包好的水餃,記得早早給你們後山的靈玉師爺送去。”張之維叮囑道。
“是!但是太師爺,師爺他老人家犯了什麼錯,大年三十都不得出來嗎?”一小道童問道。
張之維摸了摸道童的腦袋,沒有直接回答,只是說道:“修行中人,要時常問心,心誠,路該怎麼走,就全都知道了。”
“哦哦哦···”幾個小道似懂非懂地應了幾聲。
“行了,雪掃光了,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