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段小插曲過後,徐年繼續了他的片場二大爺日常。
在春城斷斷續續的淅瀝小雨中,迎來了8月末。
也迎來了大概是唐探1拍攝期間唯一一撥探班人馬。
…………
8月27號,一個小雨轉陰的星期天。
徐年掐點來到片場,坐到摺疊躺椅上,接過由孟朝轉遞的分鏡頭。
據說,為了避免影響某位只能主打本色出演的選手其狀態,李成導演不小心‘遺失’了劇本。
從那以後,某位選手如果當天有戲份,會被安排在最開始的第一場。
之後才能當二大爺兼職可以隨便指指點點的副導演。
對此,徐年:“真好。”
“得虧電影不是實時上映,要不然每場戲我該只比觀眾提前十幾分鍾知道劇情了~”
不緊不慢看著手上分鏡頭上的場景,徐年神情逐漸放鬆。
說起來,‘徐風’與徐年印象中的‘秦風’有很大分別。
主要有兩點:徐風不是結巴、徐風不用維持面癱表演
身兼導演與編劇的李成對徐風進行了精心設計,主要是儘可能貼合徐年。
重中之重是,幾乎不對錶演者徐年的表演情緒、神態變化進行設限。
比較優雅的說法是……留白。
通俗的說,是給徐年更多的任性發揮空間,會更考驗李成的導演功底。
比如今天的戲份場面也是隻有必要動作設計描繪和臺詞描述。
至於這段戲用什麼神態,李成任由徐年自己去把握。
徐年畢竟不是個傻子,不會無緣無故發瘋、露出什麼詭異表情。
而除此之外可以說是百無禁忌。
於是至今為止,基本都是一條過的。
一句話,反正怎麼都會比面癱強……因為能明顯看出來是一種鮮活的狀態。
甚至,徐年越來越覺得自己簡直是賺著5000萬的錢,操著10個億的心。
看完了今日戲份,徐年抬頭四顧:“李導呢?”
“剛才還露了臉。”旁邊孟朝飛快回答,“這一晃忽然沒人影。”
“到點了沒?”
“到了。”
聞言,徐年側身伸手夠到擺在旁邊桌上的喇叭,開機直接喊:“開工了開工了!”
片場幾乎瞬間就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