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來到汪海洋居住的小區,小區南邊是復興路,北邊是中昌路,兩條路之間有些落差,因此小區的南門有一道長長的臺階。
宋飛鵬並沒有走北門,而是在南門附近的超市停了車,和王兵一起登上臺階。
走到臺階頂上,他回頭朝下面看,王兵問:“隊長,你在看什麼?”
“這臺階好陡啊!”
“是啊!”
“七年前,這兒有個小孩摔死。”
說完這句話,宋飛鵬徑直走進小區,一路打聽找到汪海洋家,敲門卻沒有人,王兵說:“我們可能來早了,他們是五點半放學。”
“正合我意。”
宋飛鵬又去敲鄰居的門。
一位鄰居大媽開啟門,詢問他們有什麼事,宋飛鵬出示了一下證件,“我們是來找隔壁的,可是人不在,想和您瞭解下情況可以麼?”
“可以,有什麼要問的?”
“他家是幹嘛的?”
“小汪好像以前在一個樂團上班,拉小提琴吧,我經常能從陽臺聽見他在屋裡拉小提琴。後來不幹了,大概是在做生意吧!”
“他有個兒子。”
“是的,還在上學,哎,你們該不會是在查他們學校的案子吧?”
“你也知道?”
“我兒子也在育英上學,怎麼,你們懷疑這家?”
“不不,只是普通調查,汪海洋正好是死者班上的學生,其它學生我們也都會走訪一遍。”宋飛鵬習慣性地解釋道,“這家人家庭關係怎麼樣?”
“嗯,我感覺他們家對孩子要求是真嚴格,那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去各種興趣班、補習班,暑假也不出來玩,在家讀名著,學小提琴。小汪是真嚴格,我經常聽見他在家喝斥孩子,正因為這樣,汪海洋的成績在學校拔尖,我常跟我家兒子說,你呀要有人家汪海洋一半好就夠了。”
“那有沒有出現過家暴呀?”宋飛鵬問道。
“好像沒有……”
“他母親是怎麼去世的?”
“生病吧?我也不大清楚,我們是幾年前才搬來的。”
“對了,你知道一個叫徐舟的小男孩麼?”宋飛鵬所說的徐舟,就是在這個小區摔死的小男孩。
“沒聽說過。”
“好吧,打擾了。”
連續走訪了幾戶鄰居,他們對汪家的評價如出一轍,父親管教非常嚴厲,兒子非常乖巧懂事,平時見到鄰居們也會喊叔叔阿姨。
他們都沒聽說過徐舟,除了一位住了很久的老太太,她說:“那孩子可憐呀,才八歲就在小區門口摔死了。”
“徐舟之前住在哪兒?”
“就在這層樓,和小汪家門對門,他和汪海洋經常一塊兒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