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因為山上的果子馬上成熟了,山穀的客人更多了,甚至還冒出一個撿果子的遊戲。
初始,是某日大風,幾個果子被搖落了枝頭,掉進了山崖下的水潭裡。
正在泡溫泉的男子們驚了一跳,待得發現是山上的果子,就分著嚐了嚐,然後不出意外,都被驚豔到了。
所有人都在盼著山上掉果子,可惜一日也就那麼一兩次,有時候一次都沒有。
於是,誰能撿到果子就成了最幸運的事。
李老二聽說之後,也沒安排人特意去山上扔果子,當真是全憑運氣,倒是讓山上的果子不等開賣,就小火了一把。
崔夫人住了一日,莊子上就來人稟報說有事,她就要趕著回去。
老太太捨不得,邀請她過來一起賞月過中秋。
崔夫人想了想,就答應了。
她沒有父母爹孃和兄弟姐妹,這樣普天之下都在慶團圓的時候,她確實太孤單了。
也隻有在碎金灘這裡,她才能感受到溫暖和熱鬧。
這麼忙忙碌碌,一晃眼就到了提親那日。
老太太換了衣裙,戴了孫女買的金簪,玉鐲也套在手腕上,打扮很貴氣,惹得眾人都是誇讚。
佳音在一邊轉來轉去,撅起的小嘴,都能掛油瓶了。
可惜,老太太想的有點多,不肯帶她一起去。
當初去彭家拜訪,也是怕彭家看輕李家,不肯答應這門親事。所以才帶著郡主孫女,給自家撐一撐腰。
但如今是提親,再帶著郡主孫女,萬一讓彭家或者外人以為,李家要壓彭家一頭,這就誤會大了。
結親,結的是兩姓之好,可不是結仇啊。
但這樣的大事,不能去湊個熱鬧,隻能在家裡幹等著,佳音也不願意。
於是,她就在大炕上滾來滾去,小臉像苦瓜一樣皺著。
陶紅英哄著閨女,“福妞兒乖,你看娘不是也沒去嗎,一會兒娘抱你去山穀,那裡人多,更熱鬧。”
但佳音捂著耳朵,就是不肯聽。
最後還是老太太捨不得了,說道,“去就去吧,正好我們都去彭家,鋪子裡就剩了家歡一個,讓她去跟家歡作伴兒。”
“噢,奶奶最好了。”佳音抗爭成功,可是高興壞了,抱著奶奶和娘親又跳又笑,然後趕緊喊了水靈水雲給她找衣衫鞋襪。
很快,葉山趕車,另一側車轅坐了何嬤嬤,到城裡接了溫先生,又匯合了劉家的馬車,就一前一後趕去了洛安書院。
趙玉茹和李老三早就翹首盼望了,終於等到家裡人,也沒耽擱,直接給書院裡邊遞了帖子。
很快,彭先生就帶了管家接到了書院門口。
眾人一路進了書院,說說笑笑,很是熱鬧。
彭先生特意請了周院長和另一位交好的先生,幫忙一起待客。
他原本以為李家隻請溫先生來提親,哪裡想到還有劉誌恆夫妻。
劉誌恆雖然沒有功名在身,但劉家可是本地百年望族,劉老太爺更是大學士出身,致仕的一品尚書。
李家能請動劉誌恆夫妻出麵,足以表達對這門親事的重視,更彰顯了李家的人脈廣闊。
男人們在前院書房說話,老太太和劉夫人、趙玉茹就去了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