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二微微放了心,暫時看皇上好似還沒有什麼旁的心思,起碼對他們家一如既往。
溫先生昨日也拿到了夫人的書信,對妻兒的現狀很滿意,也不惦記。
反而,他更關心另一件事。
“你大伯最近忙的怎麼樣了,先前商量好的事都辦妥當了嗎?”
家安趕緊說道,“先生放心,我和喜哥一直在幫著大伯籌備,三哥和劉揚哥也都參與了。
“安全之地已經已經準備好了,人手可靠,甚至海船的痕跡,我借著外事司的差事也都抹平了,任何人都不會起疑。畢竟海上多風浪,損失幾條船,在泉州那邊是平常之事。”
眾人都是聽得鬆了一口氣。
退路這東西,就像老太太壓箱底的首飾,不見得時時刻刻戴著,卻必須要有。
李老太遲疑了一下,問道,“老二啊,新都這邊已經這麼危險了嗎?我今日聽她們說閑話兒,好似變化並不大啊。”
李老二不想嚇到老孃,但不說清楚,萬一有事,老人不知實情反而誤事。
於是,他就斟酌著說了大半,著重於形勢嚴峻下,對自家的影響和未來也許會發生的事。
李老太和陶紅英越聽臉色也不好。
特別是李老太,先前聽孫女說起的時候,她還高興呢。
太子居然在碎金灘長大,這份情義足以保證自家在皇位更替中安然無恙。
但這會兒她卻突然發覺,也許等不到太子登基,李家和碎金灘就要有滅頂之災。
她忍不住低聲說道,“應該不會吧,皇上和侯爺是自小一起長大的情義。不過是軍功而已,根本不必搶,侯爺也不會在乎啊。再說,侯爺說了多少次,北征結束之後,他要解甲歸田、雲遊天下……”
說到最後,老太太聲音幾乎聽不見。
也不知是要勸眾人,還是要說服自己。
陶紅英拍拍婆婆的手,開口安慰,眼裡卻帶了幾分冷意。
“娘,咱們普通老百姓在意的是吃飽穿暖,但那人在那個位置,又是被太後打壓了半輩子,肯定是更看重顏麵,盼著青史留名呢。
“他怎麼可能放棄收複河山這樣的榮耀,然後被人罵個幾百年的廢物啊。
“就是可憐了侯爺,一心為天武安寧,為江山一統,徵戰十年,最後還要落個這樣的下場。”
李老太心慌,不願意相信這些,望向孫女想尋求一些支援。
“福妞兒,你看呢……”
佳音歎氣,心裡滋味不好受。
她也想騙奶奶,想讓奶奶安心,但事實卻不是想瞞就能瞞下來的,誰也保不準就有露餡兒的一日。
“奶,若是我猜的不錯。那人其實也不見得要義父死,隻是如今馬上就要把蠻人攆出邊關了。那人想拖住北征的腳步,等他把新都這邊的事都安排好,再找個辦法讓義父暫時離開戰場。
“這樣,換上任何一個將軍指揮最後的決戰,史書上都會寫那人英明神武,在位期間雖然被迫遷都,但最終奪回失地,河山一統。
“隻不過,那人想的挺好,時事卻瞬息萬變,恐怕……”
她不等說完,院子外邊卻突然有些動靜,但很快又消失了。
眾人看過去的時候,一個人影從院牆外翻了進來。
眾人還沒認出來,佳音已經喊道,“穆大哥,你這是怎麼了?”
說罷,她就奔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