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人少好吃飯,人多好幹活兒,碎金灘裡,眾人齊心協力隻為了建幾間罩房兒,速度自然是一日千裡。
這才多久啊,新房子的地基已經打好,開始砌牆了。
新都這裡比李家原本居住的北地,要南移一千多裡,氣候暖和很多。
所以,牆壁不必太厚,半個下午就起了大半人高的高度。
溫先生和李老二從城裡,照舊到工地轉悠了一圈兒,出來的時候,正碰到溫夫人抱了月牙兒,溫先生就趕緊把閨女接了過去。
溫夫人笑道:“嬸子留咱們吃飯呢,你回家換件衣衫就過來吧。”
“好啊。”一家三口走了幾步路,就進了自家院門兒。
瓊嫂子看出主子們有話說,他就引著月牙兒去洗手。
溫夫人幫著丈夫換了家常的石青夾棉袍子,多打量幾眼,忍不住歡喜。
所謂相由心生,這幾年日子和順,特別是生了月牙兒之後,丈夫早年累積的鬱氣徹底散盡了,如今眉目舒展,越發儒雅穩重了。
但想起一事,她又有些擔心,瞧著屋裡沒有外人,就小聲問道:“師兄,溫家那邊怕是要來興師問罪吧,到時候要怎麼應對?”
“溫俊彥肯定是不想罷官!”溫先生冷哼,連一聲大哥都不肯稱呼,“父親重顏麵,不會過來求情,溫俊彥也要閉門思過,所以一定是我母親和大嫂過來說情。
“我若是不在家,你就說一切聽我的,然後同我娘多訴苦,我娘沒有主意,也不會用長輩身份壓你。”
溫夫人歎氣。
他們夫妻對上溫家真是尷尬。
論起血脈,親的不能再親。
但當初大難臨頭,溫家做的又太冷漠太狠毒了。
她突然好奇的問道:“溫家強買墨坊,你們是怎麼知道的?”
溫先生臉色不好,選了一塊玉佩掛在腰帶上,說道:“說起來也巧,是陳家人送的訊息。
“他們家裡沒了城防的差事,又都行伍出身,不會讀書,所以就組了個鏢局。
“前些日子,他們接了一趟安陽的買賣,在當地聽說此事,知道溫俊彥是我兄長,回來之後尋我說了個清楚。
“幸好他們報信兒,否則溫俊彥利用我的名頭抹平此事,我都不知道,我那個同窗還為此擔了幹係。
“而且正值我們同吳家、王家爭鬥的關鍵時刻,若沒有事先補救仔細安排,差點兒我們這邊就一敗塗地了……”
溫夫人點頭,她也是不喜溫俊彥這般行事自私。
“好,你放心,我知道怎麼做了。”
夫妻兩商量妥當,就帶了孩子去隔壁吃飯。
佳音最近饞青玉米,昨晚從空間取了一些出來。
煮了一半,又把剩下的一半,削了嫩玉米粒打成糊糊加糖,放在鍋裡烙的兩麵金黃,吃起來外酥裡嫩。
淡淡的甜味裡,是濃鬱的玉米清香,李老太和孩子們都特別喜歡吃。
特別是星星和月牙兒,這會兒一人穿了一件耐髒的罩衣,小胖手拿著勺子,吃的歡快又豪放。
“姑姑,玉米烙好吃,明天還要吃!”星星吃著這頓,還想著那頓。
月牙兒也跟著點頭,想說話,嘴裡卻塞的滿滿,隻能努力跟著點頭。
眾人都是忍不住笑起來,飯桌兒也就更熱鬧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