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裡清楚,家義有這樣的機遇是好事,當兵殺倭寇更是為了保家衛國。
但當奶奶的,總是捨不得孩子跑那麼遠,麵對危險……
“罷了,老二,給家義寫信吧。讓他好好辦差,家裡人支援他。隻是讓他一定多注意安全。”
李老太歎氣,囑咐道:“家裡不求他建功立業,隻求他平安順利。若是每年過年能回來團聚幾日,就更好了。”
劉嫂子懷裡抱著胖墩兒小兒子,想著大兒子也是紅了眼圈兒。
若是可以,她也不想兒子去殺倭寇。
但父母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
兒子喜歡這條路,也能謀到一份好前程,她再是捨不得也不能攔著啊!
溫夫人拍拍她的手,無聲給予安慰……
佳音不知什麼時候跑回屋裡,聽了半晌,也是心裡歎氣。
以後,哥哥們各自在天南海北,再聚齊就是千難萬難了。
侯爺揉揉小丫頭細軟的頭發,聽著李老二和劉鏢頭決定放手讓孩子們闖蕩,這才說道。
“唐靖唐將軍的長子,如今也在海瀾軍中,他同我有幾分交情。等我寫封信,一起送到南邊去。
“以後請唐家人多照料家義和劉揚幾分,不必他們如何提攜,隻要沒人敢搶功陷害,兩個小子的前程就會順遂很多。”
李老二和劉鏢頭聽得都是高興,趕緊起身行禮道謝。
一時,眾人重新滿了酒,說起天武內憂外患,腹背受敵之勢,已經如此明顯,如今想自欺欺人都不成了。
但新都裡,大半權貴依舊醉生夢死,夜夜笙歌,實在讓人想歎氣。
家仁和禮哥兒坐在門口,一直靜靜聽著,沒有插言。
為何世家子弟比普通人家的孩子更容易出眾,區別就在於此。
哪怕沒人手把手教授,平日隻在這樣的酒席間,閑話兒間,親朋來往間,耳濡目染就已經能夠學到太多了……
第二日,佳音要進城去侯府,各家的年禮必須開始安排了。
幸好,先前已經列過單子,需要的東西也寫的清楚明白。
如今不過是照著單子,把需要她貼補的新鮮果子和青菜、盛放的盆花準備好,直接運到侯府就罷了。
家仁帶了禮哥兒和貓哥兒,甚至是家歡,都穿戴一新,也要替家裡去送年禮。
書院那邊的彭家,周院長家,唐先生那裡,肯定不能落下。
但在這之前,家仁還要走一趟賈家,再由賈旭陪著,去一趟邢家。
這般,邢家夫妻倆可以好好看看他的容貌人品。
而且,就算外人疑惑好奇,有賈旭陪著,也不會多心。
萬一以後親事不成,也不會壞了婉兒的名聲。
可謂是考慮的相當周全!
家裡人跟著忙了一早晨,終於把三輛馬車都拾掇好。
眼見,孩子們上車,紛紛出門去走動忙碌,一時間,李老太等人還有些不太適應。
日子太快了,孩子們好似突然就長大了,已經可以代表家裡去走禮了……
三更奉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