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神醫這次給了幾日時間背誦練習啊?”李老太敲敲銅人,也是滿眼的心疼。
佳音說道:“半個月!好在張爺爺要琢磨新藥,否則怕是隻給我五日呢……”
陶紅英一直想努力做個嚴格的嚴母,於是就說道:“嚴師出高徒,張神醫怎麼安排就怎麼聽。眼見就貓冬了,家裡家外都沒什麼活計,你就少往城裡跑,好好在家練習。”
佳音眼珠兒轉了轉,就跑去後院,抱了幾本書回來。
除了李老太,從陶紅英、李老二到文娟,幾乎人人都被他她塞了一本。
佳音笑嘻嘻說道:“這是侯府那本圖譜的手抄本,可是我熬了好幾夜抄好的。
“娘,二伯、嫂子,你們可要背誦下來,以後在外邊走動,這東西有大用處呢。
“我有空閑就繼續抄錄,到時候給大伯和哥哥們,還有三伯、三伯孃、我爹他們都送一本!”
陶紅英等人捏捏手裡厚厚的手抄本,簡單翻翻,裡麵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名……
他們互相對視一樣,都是頭疼起來。
這麼厚,這麼複雜,怕是年前都背誦不完……
佳音捂著嘴,偷偷笑。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啊!
既然要努力向上,那就全家一起好了,互相監督,保管事半功倍……
李老太哪能不知道孫女的小心思,點點她的腦門,然後也笑了起來。
一晃兒又是五六日,侯爺去碼頭軍營坐鎮,李老四和李勇就得了機會回家看看。
兩人一路快馬,到家時候已經是天黑了。
今年落雪晚很多,第一場就被他們兄弟趕上了。
進門時候,簡直都像雪人一樣。
鄭豐和鄭禾聽到動靜,出來幫忙拴馬。
李老四覺得家裡分外安靜,就問道:“家裡人是都進城了嗎?”
鄭禾就解釋道:“沒有,四老爺,主子們都在用功背書呢!”
李老四和李勇聽到一頭霧水,到了堂屋才發現,果然,家裡人幾乎是人手一本書,都在唸念有詞。
就連油燈都比往日多點了兩盞,照的屋裡通亮。
隻有李老太在笑眯眯做針線,還有一個佳音對著銅人在紮針。
“娘,我們回來了!”李老四嚷了一句,惹得家裡人都看過去,趕緊接了他們進屋坐下。
陶紅英捏著書本,說道:“怎麼趕了夜路回來?幸好家裡還有一盆肉湯,等我給你們煮熱湯麵條,再烙幾張餅。
“大勇吃完再回去,省得蕙娘還要重新燒火!”
說罷,她就出門去了,邁過門檻子時候還沒忘了瞄兩本書,低聲抱怨道:“這個老何家也太能生了,兒女七個,兒女再生兒女,真是讓人頭疼!”
李老四更是疑惑了,問了老孃才知道怎麼回事。
他和李勇就笑了起來,還以為家裡人在家日子輕鬆呢,原來也過得不容易啊……
吃過飯,李勇就趕緊回家去了。
李老四和媳婦兒回了廂房,本來還想搞點小動作,結果他手裡直接被塞了一本書。
“我背了好幾日了,前邊三十頁,你考考我。明天閨女還要抽查呢,萬一我背不出來,閨女肯定笑話我。”
陶紅英真是犯愁又好笑,以前總督促閨女用功,沒想到她也有這一日。
李老四無法,隻能打起精神幫著媳婦兒上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