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太從外邊進來,見孫子孫女如此和諧,也是高興。
她接了孫女,囑咐兩個孫子。
“你們也大了,以後在外邊走動的時候多。要把心放大一些,不用為了家裡小事費心。”
家仁家義知道這話是指了他們母親,都是輕輕點頭…
過年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節了,即便冷清如清水村,這時候也是人來人往。
李老二帶了家仁去了村長家和隔壁老爺子們那裡,分別送了一份兒年禮。
不是什麼貴重東西,無非是家裡炸的麻花丸子和幾個新鮮果子。
但村長和老爺子們可是高興壞了,拉了他們說了很久的話。
陶紅英和趙玉茹妯娌兩個,也去張二嫂和吳三嬸子家裡走動,謝她們之前的盡心幫忙。
如今陶紅英的上灶活計,還有家仁讀書,可都有人家的功勞。
兩家人也是高興壞了,回禮送的一樣豐厚。
不必說,以後相處定然更親近。
這般忙碌著,就到了大年三十這一日,李家老少早起就穿了新衣新鞋。
家裡日子還不算富庶,有人得了新襖,有人得了新鞋,各不一樣,卻都是需要的,都高興。
當然,佳音這個全家的寶貝,是從頭到腳換了個新。
紅色的襖褲,拚色錦緞的小帽子,蝴蝶鞋子有些大,係了帶子綁在腳脖上。
胸前掛著銀項圈,墜著長命鎖,手腕還有紅繩穿著銀珠子。
這般打扮,襯得她越發白胖可愛,笑起來露出兩顆小牙,好像年畫娃娃一般,分外的喜氣。
全家都是喜歡壞了,這個抱,那個親,名副其實的香餑餑。
李老太做主讓家仁家義多抱抱,兩個孫子常在外,多沾點兒福氣,也多好運。
冬日沒有農活兒,一日幾乎隻吃兩頓飯,過年也不例外。
陶紅英和趙玉茹在灶間忙的腳不沾地,煎炒烹炸。
李老二和李老三李老四就一起去隔壁請客。
隔壁六位老爺子都沒有兒孫,這樣的時候,免不得冷清孤單。
李家早就商量好,請他們過來吃團圓飯。
但老爺子們不知道啊,這會兒聚在一起,正手忙腳亂要燒火炒菜呢。
結果,李家三兄弟上門邀請,他們就紅了眼睛。
“不成,大過年的,你們自家團聚,我們就不去湊熱鬧了。”
“是啊,你看我們也準備了年貨,不缺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