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四拎了幾桶水,吳翠花幫忙把吳二洗刷幹淨,換了一套幹淨衣衫,陶紅英幫忙熬了一大碗粥。
吳二吃飽喝足,果然就要到船上四處亂逛。
結果被直接鎖到了艙房裡,一步都不準邁出去。
李老太扯了吳翠花,讓她們姐弟兩個聽得清楚。
“還有幾日到京都,吳二敢惹禍,敢給我們家裡丟臉,我直接讓老四把你們姐弟倆一起扔江裡!你們有膽子就試試!”
她狠狠瞪向吳翠花,“與其讓你們丟人惹禍,連累我們李家都被趕下船,還不如先淹死你們兩個禍頭子!”
吳翠花嚇得縮脖兒,吳二兒也終於老實下來。
不過一個時辰,孫家的大船再次起航。
一晃兒又是兩三日,吳二借著方便的名頭,偶爾可以被允許在甲板上走走。
他倒是眼紅,看出孫家富貴,想要琢磨些壞心思。
但李老太安排了家喜家安,時刻跟在他身後。
他有壞心思,也沒機會。
就這樣,一路順風順水,在眾人日夜盼望裡,大船終於抵達了京都。
京都碼頭比之前停泊過的任何一個碼頭都大,這裡沒有戰亂,沒有災民。
來往的百姓雖然不是錦衣華服,但跟岷南嶺碼頭的那些百姓相比,生活水平明顯好上一大截。
佳音被李老太抱著,從船艙裡出來,抬眼便看到這樣一派繁華盛世的景象。
但她的心情卻沒有李家人那麼激動,反倒偷偷歎氣。
這樣的繁華大概隻存在於京都,災荒戰亂之地餓殍遍地,哀鴻遍野,統治者腳下卻一片歌舞昇平。
這又何嚐不是另一個意義上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呢?
“福妞兒,咱們到京都了!”
李老太很興奮,顛著懷裡的小孫女,“咱們再也不用怕蠻子了!”
趙玉茹和陶紅英也是紅了眼圈兒,伸手摸摸佳音的小臉蛋兒。
“咱們福妞兒就是有福氣,以後生活在京都這邊,什麼都不用怕了。”
佳音吐個口水泡泡,算是回應,惹得婆媳三個又是笑。
“娘,東西都收拾好了,您去跟孫夫人說一聲,咱們趕緊下船吧?”李老二幾兄弟拎著大包小裹,來到李老太身邊。
李老太應了一聲,抱著佳音就去了孫夫人的房間。
孫夫人正在喂女兒喝奶,見李老太進來,招呼她坐下。
“夫人,這段日子真是多謝您的照拂。如今到了京都,我們一大家子也不便再叨擾,一會兒船靠了岸,我們就要走了。”
李老太很是感激,真心實意道謝。
孫夫人有些捨不得,下意識問道,“這就走了?”
轉而,她拉了李老太的手,真是誠心挽留。
“李大娘,你們一家子是逃荒出來的,來到京都想必也沒有什麼倚靠。不如你們留在我們孫家吧,不能說一輩子護你們周全,但起碼可保衣食無憂。”
孫夫人說得直白,也是好意。
但李老太卻立刻搖頭,因為留在孫家,他們隻能做奴僕,一輩子低人一等。
以後兒孫讀書科考,都要受影響。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