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帝國的黎明> 《帝國的黎明》時間線及大事年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帝國的黎明》時間線及大事年表 (1 / 3)

不知不覺,已經有一百多萬字。寫到現在,將書中隱含著時間線索的文字整理了一遍,順帶做了一個大事年表,希望便於大家更好的享受這個故事。將來如果有時間,還會總結出場人物表和言論集。為方便閱讀,我會不定期更新這時間線及大事年表。元吉多謝大家一直以來對《帝國的黎明》這本書的不斷支援!

宋宣和三年冬季故事開端

望著這純美至極的景緻,趙行德不由得一時神馳目迷,深深呼吸了一口純淨的空氣,“如今是大宋宣和三年。”他若有所思地喃喃道。這一年,宋國皇帝趙佑恩准被禁錮的元祐黨人後代入太學讀書。皇恩浩蕩,不容推辭,獲得舉人身份的趙行德不得不放棄走科舉正途出仕的打算,辭別鄉里遠親,赴汴梁太學。這一年,也是現代人趙行德投生到這異時空的第二十個年頭。

放逐黃舟山事件。半月之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太學生們四處奔走,聯絡相送被貶斥出京的太常少卿黃舟山之事。趙行德除了努力攻讀經書之外,給陳東拉著到處走動,偶有閒暇,更要動筆構思《雪影仙蹤錄》的續稿,忙得不亦樂乎,不知不覺,便到了被丞相蔡京貶斥出京的黃舟山離京的日子。

宋宣和四年理學社成立

清明郊遊比箭事件。趙行德回到齋舍中,陳東笑道:“元直,清明時節,我齋舍學子齊集郊遊,你可一同前往?”趙行德道:“已經答應父執輩的尊長一同出城踏青,多謝少陽兄。”陳東笑道:“無妨,”俄爾又嘆道,“每年清明的郊遊乃是我太學士子中的一大盛事,不做那臨風落淚,對月傷心之態,大家彈琴賦詩,痛飲狂歌,不參加確實是一大憾事啊。”

端午理學社成立事件。光陰似箭,轉眼便到了端午節氣,汴京所有店鋪裡外,早已插滿桃花、柳枝、葵花等時令花木,牆上都掛了蒲葉,門上釘了艾草,櫃檯和小攤上則擺滿了粽子、水團等當令的小吃。雖然文定之禮還未完全行完,李府卻和晁府都差童僕向趙行德送了端午節的時令之物,晁府送來的紅木方匣裡盛放了香糖果子、粽子、木瓜三樣吃食,李府送來的桃木盒子裡卻裝了艾花、菖蒲、紫蘇等物,兩家所送之物居然並無重樣,也不是是否兩位夫人事先打過商量。此時國子監中與趙行德相熟的陳東、張炳等人都已知道趙行德即將與李博士的女公子定親,都向他賀喜。

經過陳東、鄧素等太學監生多方奔走聯絡,理學社的成立大會,便在汴京七十二正店之一,西水門之內的潘樓舉行,因為此處靠近西水門和金明池,既能吃到最上好的河鮮,又能在宴罷之後前往金明池觀看宿衛諸禁軍賽龍舟和校閱。太學國子監生九十五人,再加上趙行德邀約而來的孟元,共九十六人赴會。

宋宣和四年七月初三趙行德隨童貫出巡河北。六月初六,官家諭旨降臨,著太學庠儒趙行德隨宣諭使童貫赴河北宣旨,使者與太子魏王赴河北大營犒賞撫慰三軍的行轅一同出發,令人奇怪的是,並未授以官職。這一莫名其妙的差遣,即便是諳熟官場故事的宋安也猜測不出官家真意。

七月初三,乃玉清神霄宮郭真人算定的日子,宜出行、造車器、移徙、掃舍,忌嫁娶、動土、修墳。童貫揀選京師三衙精銳五千,蒙今上賜名為鎮北軍,便是在今日離開汴京,護送太子魏王趙柯前往河北行營犒賞三軍。

八月初五,鎮北軍拱衛著太子趙柯與宣諭使童貫即將抵達,劉延慶早將遠在真定、河間等遼宋邊境的鎮守將領都召集回來。前面的使者稟報,鎮北軍只在河北大營十里之外紮營,太子與宣諭使將在清晨時分正式到營中宣讀聖旨,並召見諸將。

除夕之夜,與喧囂熱鬧的河間府相比,大名府未免顯得有些冷清。河北行營全軍拔營移鎮河間府,留下幾十萬軍戶家眷,大半倒是準備開春天暖之後再遷往河間,這個年家人不得團圓,年後還要張羅著賣房賣地,家家戶戶的炊煙裡,似乎都飄散著一股子愁緒。

宋宣和五年正月遼宋交戰。

正月十五這天,河北行營的同僚設宴招待新任的鎮北第五軍指揮使克烈.馬庫斯,這也是軍中陳規,哪怕眾將在心裡對胡騎單獨成軍有再多的不滿,掌書記周鼎臣也要張羅這事,眾將也必須來,來了還得喝酒,免得童帥面上不好看。喝酒自然要招來女營的娼妓相陪,誰知這一陪倒陪出了麻煩。

遼人大舉入寇的訊息,最先由狼煙四起的烽燧傳遍,潰軍四處流散,傳播著各種各樣戰敗的訊息,軍州縣府城開始白天緊閉城門,雄州、霸州、真定等河北重鎮先後發現遼人騎兵蹤跡。鋪天蓋地的流言幾乎在一日夜間便傳遍了汴京,樞密院惴惴不安等待著進一步確實的訊息,到正月二十八夜裡,由河間府發出的軍書,由日行五百里金字牌急腳遞送到,樞密院不敢怠慢,連夜稟報大內。

二月初九,北風勁吹了一晚,天氣似乎驟然間寒冷了不少,剛剛解凍的黃河水似乎又有封凍的跡象。二月十三,除了在攻打高陽關時炸膛的四門,遼兵的十一門萬斤巨炮全部搬入了炮壘,幾乎晝夜不停地對著河間城發炮轟擊。二月十五,韓世忠率鎮北第二軍將背城出擊,向西攻打遼兵炮壘,計劃用震天雷毀了遼人的巨炮。

時至六月,暑熱難耐,大水過後,民間諸軍疫病橫生,這天,王彥將趙行德召制統制衙門,給他看了樞密院的文書。

宣和五年八月方臘起事秋闈揭帖事件趙行德奔夏陳東逃亡張炳死難。對趙行德來說,這般奢望確是活生生的現實,七月初五他兼程抵達了汴京,七月初六便因為備考而搬入了李府,這年七夕,便是在李府的花園裡與李若雪一家度過的。

鞏樓三層的雅閣內,理學社士子正置酒為趙行德接風洗塵。雅閣的影壁上有潑墨題詩:“美人歌舞少年遊,夜深扶醉上鞏樓。東方已白歡未盡,醇酒如刀斷離愁。”據傳前科舉子四十七人再在此歡宴,竟然有十八人高中進士,這十八進士故地重遊,欣然提筆寫就此詩,店家小心的用繡紗裝裱在牆上。理學社特意挑這個閣樓作為宴飲之所,也是為八月秋闈尋個好彩頭。

蔡京一目十行的掃過去,頓時大驚失色。難怪漕運徹底斷絕,就在前日,江南的明教魔頭方臘假託天命,自稱“聖公”,改元“永樂”,率眾起事,置將帥。同日,明教教眾在蘇、湖、婺、處、臺、越、衢州、湖、常、秀等十餘州起兵相應,現在正在四處攻打州縣。東南重鎮杭州已淪於賊軍之手,兩浙路兵馬都監傅兵、黃坦被賊軍擊殺,兩浙路制置使杜守文、廉訪使仇建被刺殺,杭州知州歐陽泰逃走,此外尚有不少州縣官員已經出逃甚至變節。據說各地賊軍正在向金陵彙集,準備攻克金陵後劃江而治,甚至北取汴梁!

八月十五晚上,天上一輪滿月,遙遙望去一團白銀般,隱隱約約見著些仙山瓊樓的幻影。李府家宴吃新肥的秋蟹。這螃蟹並非在集市上買來,乃是府中積年養在幾口水缸裡的,到秋天便撈起肉厚肥大的來下廚,廚娘特意用麵粉裹著蟹鉗炸了一道叫做“獨佔鰲頭”的菜,趙行德哭笑不得,唯有多吃多佔。佐餐的小餅則雕刻著各色精美花紋,形如滿月,內裡夾有酥糖,寓意一家團圓甜蜜,乃是宮中流傳出來的製法,此時尚叫做月團,大約便是後世月餅的雛形了。

八月十八,禮部省試的第一場,考試策論,照例盛況空前。除了各地赴考的近兩萬舉子外,汴京城萬人空巷,在省試考場之外對著陸續入場的舉子們評頭品足,儼然成為汴京百姓三年一度的重要節日。

陳東等人在離開之前已經把開封府將於省試當日抓人的訊息通知出去,大部分理學社計程車子雖然深感惶恐,但還是相信“不以言罪人”的祖宗家法,除了兩百餘人放棄了科舉提前回鄉之外,還有一千九百多人如常赴考。張炳、鄧素亦在其內。

九月二十九這天,傅知仁高興地說總算有人和趙德談詩論文了,領了幾個關東計程車子到家裡來吃飯。說來也奇怪,往常關東的讀書人都是拿著通關文牒從函谷關過來,這次這幾位卻和趙行德一樣,從黃河偷渡過來,不過並不是用鐵索,而是出錢請人用革囊筏子擺渡的。

兩天後的十月初一便是寒衣節,眼看寒冬將至,家家戶戶在這天祭祀死者,為免其在陰曹地府挨冷受凍,便要焚燒五色紙作成的衣服,彷彿為其送去禦寒的衣物。趙行德除了祭奠自家的父母親人外,也為張炳買了一些,看著那嫋嫋青煙升上天空,暗暗道:“明煥兄,一路走好。”

(宋宣和五年冬,夏元德十三年,趙行德達到敦煌)“國內秩序井然,百姓的富庶和安居樂業,並非是沒有代價的啊。”柳毅的光移向窗外,一行大雁輕盈地滑過蔚藍的天空,毫無留戀地向南方飛去。

夏元德十四年宋宣和六年趙行德隨承影影西行

三個月的整訓匆匆而過。在將軍周元仲的監督,校尉段懷賢的折磨下,承影第七營五百軍士越來越同仇敵愾,他們的袍澤情誼也越來越深。最後的整訓,又是一次長途行軍,逆著且末河回到蒲昌澤,然後轉向北,沿著南北向的商道穿越大流沙,行軍到焉耆鎮,再翻越天山,抵達高昌。

時值五月,暖風柔柔,道路兩旁漫天的柳絮如雪。一出城門,他立刻催馬快行。眼前的磚瓦草木,確實是無數次在夢中見到的,卻不見伊人倚門倚閭的情景。近鄉情怯,趙行德越是憧憬著,便越是忐忑。臨近家門口時,他縱身一躍下馬,輕輕在戰馬的脖子上拍了拍,示意它不要嘶鳴驚擾了女主人,這才小心翼翼地推開自家的宅門。

因為馳道的通暢,天山北道遠比南道繁華,一路上,只要是水源充沛的地方,到處都是果園牧場,牛羊被野,偶爾還能看到馬群奔跑。歷經伊州、高昌、焉耆、龜茲、撥換、疏勒、抵達康國。這一趟連續行軍近四個月,由夏入秋,將士們身上單衣換做了厚實的白疊布袍。

年關將近,驛館外間偶爾傳來一聲燃放爆炸的乒乒乓乓之聲,這一晚賓主盡歡,平添許多歡愉。

到處是噼噼啪啪爆竹聲,這也是李若雪獨自在敦煌度過的第二個除夕了。她前幾日忙忙碌碌的。將家中被褥整理了一遍,庭院打掃也乾淨,擦去門窗塵穢,換了門神,掛上鍾馗像,釘上新桃符,貼上春聯。也準備了迎神香花等供物,祈禱新歲之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