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事不宜遲,李如聽完董不凡這番話之後,立刻就告辭出了太師府。早就有人將快馬準備好,這李如風馳電掣一般催動快馬,即刻出了京都趕往苦修寺。
苦修寺距離京都並不算太遠,但是現在事情緊急,許飛等一行人現在雖然還暫時的在雙旗鎮周邊沒有轉移位置,但事情耽擱的越久越容易發生變故。
所以必須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將人馬調動出來,李如晝夜兼程換馬不換人,在不到一天的時間之內就趕到了苦修寺。
當他來到寺廟外面的時候剛剛是清晨時分,這處苦修寺佔地十分的廣大,因為寺廟裡麵人數眾多,所以修建了不少的僧舍,從外面看去這些房舍修建的十分的高大堅固。
從外面看起來寺廟宏偉,苦修寺中人居住的僧舍也是十分像樣。這處寺院大雄寶殿也修建的整齊高大,院牆一丈多高,上面都是青磚灰瓦。
而大雄寶殿也能夠遠遠的望到,看起來像是一處規模很大的寺院。
這一處地方李如並沒有來過,只是在江湖上有過一些傳聞說是這個苦修寺中的和尚都是苦修中人,本來以為這一處寺廟應該是十分的破敗。
但是今天看起來卻非如此,寺廟裡面的修繕十分到位,整個寺廟透露出一種大寺廟的氣派來。
像是這種事情並沒有太出乎李如的預料,他從來都是以己度人,心中並不相信這種苦修的方式存在。每一個人在表面上和內心深處都是判若兩人,很少有能表裡如一的。
像是這種苦修的模式,在短時間之內保持並不是什麼難事,但如果說要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下去那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現在看這座寺廟如此的宏偉,所花費的銀錢也不在少數。
說不定這些苦修寺中的和尚表面上苦修,但實際上憑著自己的勢力籠絡了不少的地方勢力,錢財上並不短缺,這都並不是什麼太稀奇的事情。
這些宗教的勢力在華漢國各地都有發展,他們憑著自己在當地的影響力,可以說即便是官府都要給他幾分面子。
而朝廷裡面對佛教也是十分的看重,因為他們可以穩定民心,使得人心向善,減少不必要的暴力傾向,對於天下穩定來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存在。
之所以苦修寺的理念一直得不到推廣,也是因為他們理念的原因。這種苦修模式是伴隨著身體的磨練,而一旦人有了尚武精神,在順從上便會有一些妨礙,不利於朝廷的管理民眾。
李如已經連續賓士了幾個時辰,身體多少的有些疲勞,他定了定神飛身下馬,直接就來到苦修寺的大門前。還沒等他上前就有兩個知客僧上前迎接。
這些僧人都是苦修寺裡面的和尚,專門負責在門口接待重要的人物。如果是普通的民眾前來燒香祈願,他們絕對不會上天阻攔。
但如果看模樣打扮上是朝廷命官,或者是有著身份地位的人,這些知客僧就會上前接待,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這苦修寺裡面大多數都是退隱江湖的人,所以難免有一些江湖上的仇家前來尋仇,所以安排一些人在門口負責接待也是十分必要的事情。
這個李如風塵僕僕,又穿著一身的官服,從大路之上風馳電掣一般趕過來,一看就知道有要緊事情。所以這兩個知客僧早就加了提防。看到李如大步流星向大門走來的時候,兩個人雙手合十,趕忙上前迎接。
這種迎接看似十分的恭敬,但實際上只不過是江湖上的盤問罷了,如果這個來的官員是地方上的倒也沒有什麼。因為在這地方上的官府勢力,早就對苦修寺裡面的和尚十分的忌憚,在這麼多年也都是相安無事。
但是李如是一個生面孔,再加上身上官服的樣子,一看就是京都裡面來的官員。這些知客僧選的都是在江湖上有見識,性格十分機靈的人物,立馬就看出來此人的身份與眾不同。
這兩個知客僧雙手合十將道路攔住,詢問李如前來的目的。這個時候李如反而沉穩了下來。他知道從現在開始每一句話都要經過深思熟慮,絕不能讓這件事情辦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