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與曹操相處多年,知道曹操每當拿起酒壺,並不是思念郭嘉,而是遇到了難以委決的事。
恰好,賈詡也猜到了,他語氣平靜的道:“曹公,兵貴神速,一旦錯過,這天降大功就是別人的。一旦有人先入洛陽,必將發號施令,有太后、皇后在手,到時,曹公是聽命還是不聽命?”
曹操喝著酒,感受著苦酒的滋味,心裡越發想念郭嘉。
郭嘉與賈詡不同,郭嘉會為曹操顧慮全面,而不是簡單直接給出一個兩難選擇,讓曹操自己去選擇。
曹操放下酒壺,狹長雙眼閃動不休。
他不喜歡洛陽,那位陛下給他太多的陰影,他總覺得,洛陽城彷彿一頭隱藏在黑暗中的巨大怪獸,張大著嘴,靜靜等著他自投羅網。
但他又無法與賈詡徹底交心,有些事情說不出口。
賈詡沒有繼續勸說,目光不經意掃過曹操手裡的酒壺。
他與曹操相交,更多是處於‘君子之交’的狀態,縱然涉及一些隱秘,可真正的密事,兩人從不交底。
“我再想想。”
曹操最終還是沒有下定決心,起身離開。
賈詡沒有催促,站起來,送曹操到門口。
曹操這個人,他已經瞭解,有著眾多常人擁有的毛病,如好色,如衝動,如霸道,如固執己見。同樣的,他也有常人不具備的特質,如堅定,如剋制,如謙遜,如從善如流。
他心裡已料定,曹操在權衡利弊之後,會發兵前往洛陽。
縱觀眼下局勢,除了兗州黃忠以及在禁軍大營的皇甫堅壽與趙雲,沒人能與曹操搶奪這不世之功。
但黃忠已經在孟津,而趙雲,皇甫堅壽想要入洛陽,孟津是必經之路!
現在的曹操,已立於不敗之地,拖延一兩日也無不可。
劉紹身心俱疲,正在睡覺,荀攸,黃忠被曹昂等人帶著巡視孟津關。
孟津等‘都邑八關’,起初是何進為了防備黃巾軍進入洛陽設定,後來皇甫嵩接任大司馬,重新調整了八關,而後是曹操也對八關進行了整肅。
荀攸來孟津不是一次兩次,看著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然有了雄關模樣的孟津,尤其是佇立在城頭,明顯是百戰老兵的精銳兵卒,神情漠然,心裡的不安卻如潮湧般,起伏如滔。
曹操神不知鬼不覺的在孟津佈置了這麼多兵馬,意圖為何?
‘文若有沒有給劉備發信,命他率兵北上?’
荀攸站在城頭,眺望著豫州方向。
孟津擋住了兗州以及禁軍大營,北方是幽州的曹仁,西方是漢中的夏侯惇,這些都是曹操的人。
能夠順利進入洛陽的,唯有豫州將軍劉備。
他要是第一時間得到命令,率兵從轘轅關進入洛陽,或許能快曹操一步。
只不過,荀彧是丞相,無權調動劉備,反倒是曹操是大司馬,手握調兵之權。
“荀公,請。”
曹洪從容不迫,在荀攸邊上道。
荀攸看了他一眼,繼續往前走。
黃忠一路跟在荀攸邊上,觀察著曹軍,心裡與他訓練多年的兵馬相比較。
這麼多年來,曹操身經百戰,而黃忠,只是少量參與,多是打輔助的角色,真正的大戰,幾乎從未親自上場。
他心裡有些擔心,真如荀攸所言,曹操心存不軌,他未必是曹操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