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眉頭一挑,旋即忍不住的笑了,道:“好嘛,既然他不想來,就不要來了。他那兩個侄子,你留意一下。”
“是。”潘隱道。
劉辯直奔崇德殿,道:“東觀那邊也要留心,對於禮法的修訂,要儘可能謹慎小心,但不能走極端,有草本了,先拿給朕看。”
“是。”潘隱道。
“張遼到徐州了吧?讓駐兵廣陵,不得大意。”劉辯道。
“是。”潘隱道。
“京裡那些人質,也看好了,不要讓他們出事,更不能讓他們跑了。”劉辯道。
“是。”潘隱隨著劉辯腳步加快,有些小跑起來。
……
在劉辯返回崇德殿時,尚書檯裡,荀彧,鍾繇,荀攸還在對‘建安五年施政綱要’進行修訂,同時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
“其他人尚且好說,那王朗得多留心。”荀攸漫不經心的說道。
鍾繇筆頭不停,道:“嗯,是有些古怪,讓人盯著吧。”
荀攸也不抬頭,道:“不是盯著那麼簡單,我不信他與曹操之前沒有聯絡。這麼明晃晃的在我們眼前,是什麼意思?想幹什麼?我的想法是先發制人,先查一查廷尉府。”
鍾繇眉頭皺了下,作為前任廷尉,他不喜歡有人去查廷尉。
不過他旋即就道:“不要那麼直接,朝廷還是以和為貴,我找機會與他談一談。”
荀攸冷哼一聲,道:“之前還談的少嗎?他要是敢亂來,我就讓他在廷尉府待不下去!”
荀攸有說這個話的資格,廷尉府裡不知道有多少他安排的人,一旦他授意,廷尉府瞬間會政務停頓,亦或者暗中用點手段,王朗有一百張嘴也辯解不清。
荀彧這個時候抬起頭,淡淡道:“好了,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這個我明天呈送陛下,改元的事,公達你來負責。元常,你明天走一趟禮曹,確保各項儀程不出差錯。”
鍾繇,荀攸應著,有荀彧開口,兩人便收住話頭,埋頭做事。
但內心裡,他們二人對於王朗,有著各自的固執想法。
在尚書檯忙碌著的時候,王朗從廷尉府離開,回到府邸已經是深更半夜。
王朗也是一個十分勤勉的人,從不遲到早退,夙興夜寐是常事。
他回到後院,還來不及換衣服,楊修已經來了。
“老師。”楊修抬起手,恭恭敬敬的行禮道。
王朗看了他一眼,無聲的繼續脫衣服,換衣服,直到換好,在一旁坐下,這才淡淡道:“是因為尚書檯的事?”
楊修坐到王朗對面,看著自從入仕後,越發不苟言笑、威嚴加身的老師,沒有了以往的親近,稍稍沉默,道:“是,學生有些不安。”
王朗自顧的喝了口茶,而後看著他的眼睛,平靜的道:“是擔心我被‘潁川黨’針對,還是害怕陛下猜忌我與曹操?”
楊修心裡一驚,連忙道:“老師既然清楚,何必做的那麼直接?”
王朗目不斜視,雙眼毫無波動,道:“我做的這般坦蕩,‘潁川黨’要是還針對我,那我做錯了什麼?曹操是陛下寵信之人,我與在尚書檯交談,與他在大司馬府暢聊,不避他人,陛下有何猜忌於我?”
楊修怔了又怔,一時間居然無法反駁王朗的話。
“你在尚書檯好好做事,”
王朗見楊修不說話了,收回目光,繼續喝茶,道:“無需管我說什麼,做什麼,你做你自己的事情。曹操那邊,你不要來往了,曹操的人,也不要聯絡。”
“老師,”
楊修回過神,猶豫著道:“你,到底要做什麼?是你一個人這麼做,還是……有什麼人一起?”
王朗這會兒也反應過來了,面帶一絲異色的道:“你說的是誰?你父親給你來信了?”
“沒有父親參與嗎?”
楊修心裡暗鬆一口氣,還是勸說道:“老師,還是莫要與他們爭了,‘潁川黨’勢大,陛下信賴有加,一時半會兒,沒人動得了他們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