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吃上細糠了!”
“以後再也不罵葉寒拖了,每期都是這個質感我願意等一年!”
“呸呸呸,樓上收回你的烏鴉嘴,葉寒真能幹出這事!”
“我才發現,顏真卿的扮演者是老戲骨許煥山老師啊!膜拜!”
“許煥山,龍國知名男演員、導演,龍國電影協會理事,曾獲第龍國文聯終身成就電影藝術家榮譽,龍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榮譽獎!”
為了能看清螢幕上的字跡,許多觀眾忍不住站了起來,伸長脖子往前看,眼裡盡是震驚之色。
演員落筆的速度越來越快。
那鋼筋鐵骨般的筆韻,融的是顏氏血脈的骨與魂。
寫不盡國仇家恨,寫不盡義憤填膺,寫不盡的義膽忠肝!
透過那筆墨書法,顏真卿坎坷的一生也躍然紙上。
三十而立,父母雙亡,丹心許國,宦海沉浮。
江山欲墜,叛軍作亂,鐵骨不屈,光復神陸。
遭人構陷,腹背受敵,陷陣一年,九死未悔。
開元盛世的脊樑,被這位老弱文臣艱難託舉著,維持著最後一點風骨。
而此時此刻,千年前那位書聖的風采,再次綻放在眾人眼前。
多處塗抹,一氣呵成。
一幅《祭侄文稿》的臨摹作品大功告成。
那些尚且還不瞭解這段故事,或者不瞭解《祭侄文稿》由來的觀眾,此刻也不禁恍然大悟。
“以前看祭侄文稿覺得又亂又雜,原來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啊。”
“看似是字,實則是華夏文化的文化傳承 !”
“天下第一楷書,卻寫下了天下第二行書,太痛了。”
“滿門忠烈!千古豪傑!”
“以前覺得字如其人這四個字很空,現在總算能理解了...顏體,筆力雄厚,剛正遒勁,正如顏真卿此人!”
等到最後一筆落下 ,場上立刻響起了轟轟烈烈的掌聲。
當許煥山擱筆抬頭的時候,才驚覺時間已經過去了這麼久。
而他剛剛似乎與手中的筆融為了一體,一時竟然想不起自己在舞臺上,而是帶著滿腔憤慨一瀉千里,情難自抑。
臺下的觀眾動容地看著他,掌聲久久不停。
他站起來的那一刻,才發現自己身體僵硬,手腳痠軟,像是經歷了激烈搏鬥一樣。
而他今天寫出來的作品,是曾經千百次臨摹當中,最好的一次!
在顯示器裡目送許煥山下臺,南宗衡感動地抹了一把眼淚,奪門而出。
“這老頭子為了練這個字帖差點把半條命搭進去,我得趕緊去接一下!”
許煥山老師早已退隱,這次能出山,還是靠南宗衡腆著老臉天天上門拜訪才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