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時間很快踏進十二月。
每年的這個時候 ,對娛樂圈來說都是一場不小的戰役。
如果說上班族的年終總結是年會,那麼娛樂圈則是各種稀奇古怪的紅毯盛典和頒獎典禮。
什麼星光賞、尖叫夜晚,鵝廠晚會、大眼視界等等。
至於有沒有獲獎?大爆小爆?幾部作品?明年待播劇有哪些?新歌快發了嗎?專輯賣了多少張?
記者們最熱衷的問題,像極了過年七大姑八大姨的喋喋不休。
在哪上班?工資多少 ?有物件了嗎?什麼時候結婚?什麼時候二胎?
讓人煩不勝煩。
這些,都是衡量藝人的標準,也是各家娛樂公司盤點業績收穫的標準。
說白了,藝人也是另一類的打工人,也得接受一輪又一輪的評估。
只不過在這個圈子裡,看人下菜碟會更加普遍。
要是新人今年露臉多,有小爆的運氣,那走紅毯的衣服說不定能由贊助商提供,牌面一下。
換句話說,要是今年沒掀起什麼風浪,也能見識一番人心涼薄,嚐遍冷暖。
不過這些大部分都是演藝圈的熱鬧。
樂壇最看重的典禮,則是一年一度的華語音樂年度盛典。
每年最受關注,爭議也最大的當然是最佳男女歌手的抉擇。
除了這兩個獎項,當然還有最佳作曲,最佳作詞,最佳新人,以及含金量最高的金曲獎。
金曲獎,顧名思義,本年度最能打的一首歌曲,是很多歌手爭地頭破血流的目標。
另一個話題中心,則是歌王歌后。
歌王歌后的判定一般會以歌手從業以來的歌曲成績為基準。
但也存在一個例外。
那就是年底十二月的音樂榜單,簡稱年度榜單,也就是所謂的諸神之戰。
十五年前,有一位不甚出名的小歌手就是靠著一首歌衝上十二月的榜單第一,走上了人生巔峰。
從那以後,通告接到手軟,從小透明一躍成為人人豔羨的歌王。
之後,這個月的榜單也越來越受人重視,直到後面演化成一個說法——
誰能拿下年底的榜單第一,誰就是當之無愧的歌王歌后。
不需要那麼多的標準評定,不需要多少出圈歌曲衡量。
只要你能殺出來,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