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一篇關於葉寒直播的文章爆火全網。
這篇文章的標題叫做——《三次路過葉寒直播間,我買了三袋大米》。
這篇文章的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之前沒關注過葉寒這個人,今天出於好奇心點進了他直播間,剛好在賣大米,家裡一直有囤貨習慣,已經有了兩袋大米,本來只想進來湊個熱鬧。”
“可一進去就聽見葉寒跟我說:後來你吃過很多山珍海味,可吃著吃著,總覺得那些東西少了點味道。因為每次吃的時候,你都免不了敬酒,賠笑,迎來送往,你吃的不是飯,是飯局,在飯局上,總是被規矩束縛住。後來你回家吃了一頓家常小菜,醋溜土豆絲,辣椒炒肉加一碗西紅柿蛋湯,就是那麼普普通通的菜,卻吃得很香,十分過癮。”
“聽到這話,我倍兒有共鳴,忘了家裡的兩大袋大米,又下單了一袋。”
“下完單之後,我退出了直播間,過了一會又沒忍住點了進去,這次葉寒居然還在賣大米。”
“......”
“是的,就這樣,我三次路過葉寒直播間,買了三袋大米,加上家裡的兩袋,一共五袋,多得吃不完,可是沒辦法啊?誰能忍住看葉寒帶貨不買東西呢?沒人能做到!”
文章的大致內容就是這位網友每次路過直播間的時候,都會被葉寒的口才吸引住,然後抵不住誘惑下單一袋大米,最後一共下單的三袋。
她狠狠地發文章吐槽了葉寒一遍,可字裡行間盡是對葉寒的欣賞。
畢竟,能勸動消費者忘記自己真實需求,激情下單,也是一種本事。
像她這樣的網友,竟然不在少數!
文章一發出,立獲熱議。
“我懂你!我就是這麼聽著聽著下單了三千的農產品!”
“你不是一個人!我買了五袋大米!”
“在這個知識付費的時代,我願意為葉寒的口才買單!”
“沒辦法啊,真沒人能忍住在葉寒直播間空著手出來。”
“葉寒賣的那是大米嗎?那賣的是情懷!”
“...”
至此,葉寒的直播帶貨徹底在圈內封神。
大家這才明白,為什麼農業部會堅持讓葉寒來擔任這個形象大使。
“我收回之前在網上攻擊農業部的話,今天換個人來都達不到這個水準!”
“拜託,葉寒之前可是有助農帶貨經驗的,上頭可比我們高瞻遠矚多了!”
“佩服佩服,還得是葉寒啊!”
“低估我們寒哥了,小弟跪服!”
“你們不覺得嗎?這次直播的成功跟葉寒自己的準備關係非常大啊!他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地非常到位!”
這個網友羅列了很多細節。
“直播的整體佈局你們看到了嗎?戶外直播的想法,直播間整體裝飾的點子基本上都是葉寒提出來的,他今天穿的那身衣服沒發現嗎?不管是跟主題還是跟背景,都非常貼合啊!甚至連直播結束之前唱得那首歌都非常用心,和整場直播的配適度很高。與其說是一場直播,不如說是一歌次用心的表演!”
他的一番話,也勾起了很多人的回憶。
“最開始的時候,還有很多人嘲笑葉寒穿得土呢,現在回想起來真是不應該。”
“最後那首《人世間》完全把整個直播的逼格都升級了!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