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速發達的網友很快就挖到了資料。
真相,越來越清晰。
“真相好像不像網上流傳的那樣。”
“聽說蜂鳥的老闆為了賺錢,這兩年給鄧子琪簽了很多爆雷的合約。”
“就連演唱會的錢都不肯分給她!你們敢信嗎?鄧子琪四十場演唱會,自己一分錢沒拿到!”
“還有,他們為了續約,不讓鄧子琪參加別的節目,就連新歌都不給她做。”
“張旦還偷偷用鄧子琪的名字做了商標,連她本人都不知情。”
“這次參加《歌王》還是她自己偷偷來的!”
曾經一件件的糾紛,都被他們扒了出來,擺在了眼前。
比起最近幾天流傳的黑料,孰真孰假,早已一目瞭然。
“這特麼是人乾的事?”
“窩槽支援鄧子琪解約!”
“鄧子琪也是夠能忍的,居然還撐了十二年!”
來龍去脈,大家也差不多捋清楚了。
與其說是他們自己捋的,不如說是鄧子琪用這首歌來告訴他們的。
一開始,鄧子琪遇到了她的伯樂。
本以為她會一步步實現自己的音樂夢。
誰曾想,張旦只把她當成搖錢樹。
一次次扒皮吸血,越來越過分,直到鄧子琪開始反擊。
可對方早已想好了對付她的策略。
想解約?不可能!勞資讓你身敗名裂!
這段故事,讓人唏噓。
大家不由地凝視著舞臺上的那個姑娘。
她堅強,倔強,勇敢地唱著自己的經歷。
可臉上那滴晶瑩的淚水,暴露了她此刻的脆弱。
“你說我是個商品。”
“沒有...你我就不可以。”
鄧子琪的聲線在顫抖。
無法遮掩的哭腔透過話筒清晰地傳到觀眾耳中。
你說我是個商品...
我要求解約,你說要讓我身敗名裂,下架我全部歌曲。
我轉身告別,你送我法院傳票,讓我賠償鉅額解約費 。
十二年的情誼,我只是你眼中有利可圖的商品!是我看錯了人!
“商品”二字久久在鄧子琪腦海中盤旋,她一度哽咽。
眾人眼中漫上疼惜。
誰也不知道這個姑娘經歷了什麼。
網上能查到的隻言片語如何代表她的全部?
甚至還沒有這首歌來的透徹!
“鄧子琪!你不是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