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每一個有希望成為入道境武者的潛力種子,自然是早早的就被定為了北燕皇族的核心人物。
這也是為什麼燕雪嵐實力現在並不足,但是很多北燕的官員,或者是一些家族還有宗門的人都對她非常的尊敬的原因所在。
在燕雪嵐身上不僅僅有著燕帝燕朝輝的溺愛,還有北燕皇族的關注。
或許很多人都忘了,如果說北燕最大的世家是哪個,那絕對就是燕家無疑。
要不然維護北燕這麼一個龐大的統治集團,哪怕是那個皇帝再厲害也忙不過來的,北燕最令外人忌憚的就是兩股力量,一股就是北燕的供奉堂,裡面都是和北燕關係密切甚至是培養出來的入道境武者,還有就是皇族中的一些老人。
他們是維護北燕統治的一個屏障,或許年輕的時候他們都是彼此之間爭鬥皇位的對手,但是老了,他們就會成為守護北燕的一股力量。
對於自己家族的後輩之中的可塑之才,他們自然是十分的重視,也是在燕朝輝還有家族中的一些族老的允許下,燕雪嵐才能將這個玉子棋帶出來。
如果不是龐奕清和燕朝輝是多年相交的好友,如果不是龐奕清這麼多年來對北燕忠心耿耿,為了北燕嘔心瀝血,給北燕輸送了不少的人才,這個玉子棋的傳承還真的落不在他的頭上。
儘管龐奕清和這玉子棋,奕仙閣的傳承相性多麼的高,沒有之前的前提條件,一切都是空談。
這也是燕朝輝等人多年努力終於得到的可以讓龐奕清成為修煉者的唯一方法。
沒有體質和經脈的限制,也不需要識海的吸納,只要是在棋道上有足夠的閱歷和見解就可以領悟的一種獨特的超凡力量,棋氣。
嚴格意義上來說它也是天地元氣的一種,和文氣一樣。只不過因為沒有包羅永珍的特點所以與文氣還有所不同。
至於為何琴棋書畫之中唯有棋道有些屬於自己的道路,而其他三樣還是需要依靠文氣,這又要將話題轉到最開始的地方,就是奕仙閣。
剛開始的時候,奕仙閣還不是一個門派,只能算的上是一個鬆散的組織或者說是社團,最主要的內容就是下棋,大家都是棋道上的愛好者,建立起奕仙閣的初衷也不過是為了讓大家互相切磋,探討棋藝的地方。
慢慢的,從一開始的普通文人,到後來修習了文氣的儒修也紛紛加入了奕仙閣,這個社團也就慢慢的壯大了起來,也越來的越正規。
世人都知道武人的爭鬥,為名為利,為美人。
同樣文人之間也少不了這些東西,奕仙閣中的人也會和其他人產生衝突。
這起衝突了,事後肯定就是雙方背後的勢力的較量。
那是的奕仙閣雖然有儒修,但是人數終究是少數,自然被欺負的很厲害,有人不甘心,自然想要讓自己掌握力量,再報復回來。
他們人數不少,只不過修煉者很少,如何讓這群人發揮出戰鬥力就是一個問題了。
尋常的外物可以運作的空間太小了,而且也不現實,很容易就弄巧成拙。
打個比方說,一把神兵,放在一個武者的身上可以說所向披靡,但是如果放在一個三歲小孩的手裡面,你別說用了,就算是拿都不一定拿的上。
這時候有一個年輕人提出了一個想法,他們這些人甜甜的在和棋盤打交道,如果要去舞刀弄槍那就是真的刁難人了,為什麼不嘗試從他們最熟悉的棋子上面入手呢?
相比大刀長槍,筆墨紙硯,在這些棋手的眼中都沒有棋子順手。
如果能讓棋子和天地元氣之間產生聯絡,甚至於是讓棋子透過和天地元氣之間的融合,讓這些棋子成為類似元氣兵刃之類的存在,是不是這些人就有戰鬥的能力呢?
接下來奕仙閣就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
或許有時候這就是命運,或者說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合該是一種嶄新的超凡力量出現。
那個提出將棋子和天地元氣互相融合的年輕人的確是成功了。
只不過和一開始的思路有些差距,棋手們最經常使用的棋子沒有成為如同元氣兵刃一樣的存在,反而是一種新的力量,棋氣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