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道門的三大山之中的無極道宗,甚至還成為了大夏的國教,隱隱成為正道的擎天之柱,這可是之前從來都沒有出現過的現象。
也正是因為環境的穩定,大量的人可以安心的從事生產,大夏的經濟發展速度比較快。
同時武者們也可以安心的修煉,這樣使得宗門也得到了長久的發展可以說是雙贏。
但是大夏的這位帝君還說不上是獨斷乾坤,更多的時候應該是利用自己的外交和政治手段打造出一個良好的環境。
但是中原五國之中皇帝權力最大的還是要屬西梁的那位。
掌握著西梁的上上下下的事情,如果不是受限於西梁的資源問題,糧食作物是最重要的限制西梁的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要不然中原五國的實力排名可能還有更多的變化。
北燕如果能參考西梁的模式,對於增強國家實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為這些宗門在地方上不僅僅有自己的地盤,同樣也有人口,這些是勞動力同樣也是生產姐的象徵。
同樣一些宗門還把持些天地秘境和宗門資源之類的。
相當於一個個小小的地方割據勢力,而且他們彼此之間還有聯絡,就和陣營一樣。
有的還和一些大宗門有聯絡,沒有合適的機會和理由就免不了和他們的上層宗門產生衝突。
所以是有利有弊。
不過對於現在的北燕來說選擇西梁的那種模式還是利大於弊的。
首先雙方的地理環境差不多,都是資源相對匱乏之地,不是中原其他三個國家那樣的物產豐富,甚至有時候還會被三國的人稱呼為北方蠻子和西方蠻子之類的。
宗門的勢力現在已經成為限制北燕發展的一條道路,必須要尋找到一個成功破局的方法。
在北燕的其他州是沒有嘗試土壤,而且容易引來宗門勢力的反彈,要是讓他們聯合起來就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的波折,所以先在建州試水,其他州開始進行分化的策略一步步的來。
燕朝輝這麼多年都等的起,先從朝堂開始整頓,然後再來解決下一個問題,根本就不著急。
對於一個君王來說急於求成是不行的,必須要求穩,這樣才可以保證事情的發展如自己所願。
避免受到太多的的變故的影響。
這是賀齊和燕雪嵐的想法,但是同樣也是燕朝輝的授意,想一想如果沒有皇帝陛下的命令,兩個人能夠做這樣的事情嗎?恐怕就算是燕雪嵐也沒有這個膽子,寵愛是寵愛,但是皇權是皇權。
只要建州這邊可以順利進行,就代表這些宗門不是不可以進行管理的。
而且北燕的管理宗門的形式也不一定非得和西梁是一樣的一言九鼎。
可以保持宗門的自由度,不過北燕王朝的核心話語權是少的。
然後採取也溫水煮青蛙的策略。慢慢的拉攏一批批呢宗門,最後很有可能實現他們的目的。
得給這些宗門一個適應的過程。
這個應急隊伍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會慢慢的加深接觸。
而陳錚的察事司也開始忙碌起來。
將這些黑料還有相關的訊息都準備好,送給相應的宗門。
讓他們上門拿人,如果沒有給朝廷一個說法就會公佈出來。
別看這些只是宗門內部的個別人員的行為。
但是在外界的百姓看來,他不會指名道姓的說誰誰誰,而是會說這是哪個哪個宗門或者勢力的誰誰誰,自家勢力的名聲無疑會收到誰有所影響。
之前他們對陳錚的態度有多麼的敷衍現在留有多麼的熱烈。
那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求人就應該有一個求人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