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在城牆附近開始展開了廝殺。
一開始攻城方憑藉自己血性和悍勇,的確是往上面衝了幾次。
但是很快就被一次次的打退。
守城方是足夠的穩準狠,動手就是要害,從不過多的浪費自己的火力。
同時一些新兵蛋子在石塊停止了之後也開始出現在城頭上幫老兵分擔壓力。
沒有什麼多餘的計謀就是實力上的碰撞。
比拼的就是戰鬥技巧。
老兵眾多的一方顯然是佔據優勢的。
他們知道這會是一場永續性的戰鬥,所以都是瞄準了出手,而不是憑藉自己的一時悍勇。
下手的時候以敵人的要害為主,儘可能的一擊致命,不浪費時間節省體力。
下方的攻城塔送上去了一波又一波的人,一直沒能開啟局面。反而是被限制在一小片區域。和割韭菜一樣上去一波殺一波。
不像是攻佔了一個區域反而倒是像守城方特意讓出來的口子,特意等目標出現之後進行獵殺。
遠處中軍中的林洪一看就知道這一次恐怕不能有什麼建樹,不過也沒有第一時間下令撤退,現在還不是後退的時機,早了一點,還需要進一步消耗對面的體力,精力和守城物資才行啊。
又過了一段時間,察覺到前線計程車氣有些低迷了,林洪立刻下令第一方陣後退,第二個方陣上。
早就已經養精蓄銳的第二方陣如狼似虎一般的衝了上去,因為已經有了命令,那個方陣攻破的,那個方陣重重有賞。
有了競爭,這些方陣的人心態都有點怪,一方面不想讓這些戰友成功,想要自己拿到勝利果實,另一方面又不希望他們失敗損失太大,那就意味著他們攻破的希望並不大,想要成功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代價。
第一個方陣退下來的時候就下去休整了,沒有什麼感覺不對的地方。
現在的他們已經習慣了戰場上血腥的味道了。
第二個方陣老兵的比例要好一些。
如果說第一個方陣是純粹的消耗性質的,下面的方陣的老兵會越來越多,至於最後一個壓軸的攻城方陣完完的由京都大營的精銳組成的那是非常的厲害了。
可以說是最精銳的力量了。
這也意味著林洪的攻勢會越來越強。
上守城也會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而為了提振士氣,老兵已經早早的拉上來了,雖然新兵經歷過歷練可以成為老兵,但是這需要的是時間不是單單的幾場戰鬥就可以速成的。
除非還有其他的援助。
老將是不會孤身奮戰的人。
只要京都內的人不傻,也絕對不會這樣坐視不管的。
援軍是一定會到來的。
而在援軍趕過來之前,能不能守好這個地方,就要看楊玄的安排了。
第二波攻勢展開來的時候,林洪沒有原地等待,而是去找了第三個方陣的長官,交給了他一點東西,一點可以增加勝算的東西,擒賊先擒王。
這樣的道理大家都懂,而自己的的那位老師恐怕現在就在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