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合好了相應的聯軍之後,林洪認為有一戰之力,直接帶領大軍日夜兼程往京都的方向突擊而去。
沿途並不是沒有防守的,京都所在必須使用比層層的保護之中。
而在大西京都附近四個方向上每一處都有一個要害的關卡把守,使得京都地區不僅可以自給自足,同樣也避免了外界的干擾。
本來這四個地方的管理者都是皇族的死忠之人。
只不過之前萌芽教來的時候都給殺了,新換上來的都是忠臣家的人,而現在更都是林家的人掌握,所以這四個城池不破,林洪無法再短時間內實現平定京都的目標了。
至於外面的地區只能自求多福了,牢牢地守住京都地區就可以慢慢的將林洪給拖垮。
如果他南下去打別人自己的後方就要暴露出來。
北方那些人總不可能是拖家帶口的來打仗。
那是流民軍隊,戰鬥力要打一個折扣。
林洪作為正規將領也不會帶上老弱婦孺一起行動的。
所以他現在要麼選擇破四個城池中的一個,要麼就是帶著軍隊出逃去別的國家,沒有其他的退路了。
選擇前者就是正面開殺,如果選擇後者的話,還有沒有捲土重來的能力?而且以林洪的性子也不會選這麼一條路。
所以這四個城的防禦必須要儘可能的培養起來。
這個主要的就是由林家主導的各個勢力佈置相應的防禦。
其中還有大量的亡命之徒被大量招募武裝起來。
這些就是用來拖延腳步的如果訓練得當的話未必不能讓這些亡命徒被訓練成優秀計程車卒吸收到隊伍之中。
現在四個城池可以說是武裝到了牙齒,各種各樣的守城器械都準備的十分充足。
林家是敞開了供應。
而且京都地區也不是什麼養尊處優的地方。
大西王朝曾經也是驍勇善戰的國家,所以民風彪悍,並不能因為個別的國君和官員的問題就認為大西王朝的人沒有競爭精神了。
軍功也是上升的一種途徑,砍下敵人的首級有獎賞,如果殺人勇猛,表現優秀的話還可以提拔當一個小隊長之類的。
戰爭雖然會失去大量的生命,但是同樣也是很多人改變自己命運的開始。
不可小視。
林家的徵集令在京都地區傳來,就有不少人踴躍參加。他們不僅僅有年輕人,還有不少的老年人,曾經退役的兵丁之類的,他們也被重新武裝起來。
沒有辦法,林家給的實在是太多了,人還是需要生活的,為了養家餬口改善生活,很多人都會拼命的。
這些都是林家的底氣。
至於再外圍的城池,林德他們沒有把握能守住,野外戰鬥並不一定能取勝。
據城而守是一個好策略。
當然如果林洪繞過去,他們就敢抄後路,大家來一個換家看一看誰更疼,京都地區可以自給自足。
而其他方面林洪就算是攻破了也無法恢復生產。
不要小瞧林家的產業,他要是歇業了就會有大量的失業人數。
到時候流民遍地反而會成為林洪的一種負擔,林家現在在瘋狂的將各種物資轉移到京都地區,能帶走的都不會留給林洪,帶不走的也直接就毀掉不可能有任何留下來資敵。
這是堅壁清野的策略。
至於百姓基本的生活需要還是有的,糧食什麼太多帶不走的直接就地分發給百姓,不僅可以解決太多帶不走的問題,同時也大大的收穫了一波名聲。
白給的東西能不香嘛?很多人都認為林德這個大公子是真的優秀,相比之下,叛亂的林洪形象就不怎麼美好。
是他掀起了動亂,要不然大家也不會陷入內戰的陰影。
林洪也沒有給他們帶來什麼好處,相比之下林德給了他們充足的生活資源,於情於理他們都會為林德說話的。
沒辦法,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林德的應對多聰明,可以說一石二鳥,不僅僅是在輿論上又壓制了一波,同時可以將帶不走的太多東西直接分發出去,半點也不留給林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