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國這一段時間都不消停,齊邕已經看他們不爽很久了。若不是年尾不想多生事端,早就派夏侯譽出兵將那不知好歹的小國給一下滅了。
奈何這過年之後的姜國越發不知道收斂,各種在齊國邊界搗亂,騷擾來往的商人,讓百姓們叫苦不迭。
夏侯譽這次上朝就是因為姜國的事。
這一次他們的人在邊界的一個村裡大肆屠殺,當地官府派兵鎮壓,竟然還被那些人給傷了好幾條人命。是可忍孰不可忍,別說是齊邕,就連被姜國人騷擾了幾個月的百姓們都受不了要自發組成民兵跟那些人較量一番,非得拼出個你死我活。
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自然不能坐視不管,否則以後臉都不知道往哪裡放。
於是他召叢集臣議事,大臣們的意見難得同意,全都同意派兵鎮壓,最好是一次性把姜國收服,叫他們再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
於是便有了夏侯譽下朝後又跟左丞相蕭啟瀾等眾臣在書房會面的事。
蕭啟瀾是個明白人,知道此事已經讓陛下惱羞成怒,被姜國一個小國侮辱,那簡直比當著著眾人的面打他巴掌還難堪。這時候就算大臣們之中有反對意見,也肯定會被齊邕幾乎話質問回去,沒準還得被齊邕記在心裡,以後也沒什麼好日子過。
所以當時在朝堂之上,大臣們的答案才整齊劃一。
是以蕭啟瀾才沒多說,可他心裡其實是有很多擔心的。這就是娶了人家女兒的好處,夏侯譽在蕭啟瀾的心裡不僅僅是攝政王那麼簡單的身份,他還是他們蕭家的姑爺。
不能輕易涉嫌,更不能因為戰事搭上自己的命。
夏侯譽心裡也明鏡似的,從一開始他們的人抓到姜國奸細那次開始,他就有答案了。
小小姜國,甚至還不如大齊的一個郡大,若是沒有實力,沒有兵,沒有錢財,怎麼敢大張旗鼓的跟大齊作對?除非他們是活得不耐煩了,螳臂當車,飛蛾撲火。
但回想這些年姜國一向公公順順,逢年過節上供總是第一個,最積極,也是最積極配合大齊發出的一切政策的。可見他們並不想死。
也就是說,他們這次突然做事風格大變,顯而易見是有人在背後撐腰。他們有了實力,才有了底氣,才敢這般跟大齊對上。
蕭啟瀾知道這次出兵勢在必行,他只是擔心姜國背後的勢力過於強大,會孤注一擲,沒準要打夏侯譽個措手不及,必須得提前想好對策。
還得確定了那個在背後幫姜國的國家,到底是哪一方。
究竟是姜國東面的魯國,還是南面的燕國。他們必須得確定了真正的敵人,才能在對抗中游刃有餘,不被對方牽著鼻子走。
但這需要很大時間,而齊邕已經下了出征的命令,所以時不我待。書袋網
於是夏侯譽乾脆利落,下了一個讓在場眾人都紛紛色變的決定,把燕國和魯國的標誌都給拔了,聲音清清淡淡地扔下句:“既然不確定,那就全當成敵人。”
眾所周知,夏侯譽是個打起仗來天不怕地不怕的武將,家中幾代都是將軍出身。向來殺人不眨眼,吃人不吐骨頭,一旦他決定的事,那就是板上釘釘,比那龍椅上坐著的皇帝陛下都好使。
他這話一出,幾位將士熱血沸騰,幾位大臣面面相覷。
蕭啟瀾道:“王爺啊,能趁此機會收服魯國是好事,但魯國再不濟也是一個國家。這些年他們一直安分守己,跟大齊也沒什麼矛盾。若是突然發兵攻打他們,可能會寒了魯國人的心啊。”
“百姓們真正在意的不是誰做他們統治者,而是誰能讓他們的生活一帆風順,平安喜樂。大齊並了魯國,自是不會委屈了他們。到時候叫陛下免了他們幾年的稅收,他們生活水平上去,安居樂業,自不會再想著之前無能的國君,叫他們生活的貧苦日子。”
眾人紛紛點頭贊同,蕭啟瀾卻還有顧慮,道:“好吧,就算百姓們能接受我們大齊。可他們這些年也算是休養生息,養精蓄銳了,手下的將士們也都不是吃素的,我們要把他們打下來,難免要廢一些時間,到時候不就給了姜國和燕國準備的機會?我們大齊計程車兵也會有傷亡。”
夏侯譽道:“那就速戰速決。儘量減少沒必要的傷亡。魯國是敵是友現在未可知,所以為了以防萬一,我們專心對付姜國之前,絕對不能讓大齊的將士有後顧之憂,絕對不能腹背受敵。”
看來魯國是非除不可了。
蕭啟瀾點了點頭,問:“那你打算怎麼對付魯國?突襲嗎?魯國可不是去姜國的必經之路,咱們的人去魯國勢必得多走至少三百里。”
“穿山而過的話,只需不到一百。”夏侯譽手指在一排小山上劃過,“從這走,能直接到魯國境內,且是後方,只要拿下他的速度夠快,姜國就算真的和魯國聯手了,也絕對不能收到訊息。”
“走山路?雖然能節省很多時間,但山路險峻,這還沒開春,山上有積雪冰層,稍有不慎就得搭上性命。”
夏侯譽淡淡一笑,道:“這就不勞岳丈大人煩心了。我的人能做到。”
話雖然說得客客氣氣,但氣勢強硬,已經是不給蕭啟瀾再說什麼的餘地。
蕭啟瀾看夏侯譽胸有成竹,儼然是把所有打算和可能發生的事都算計到了。
他呼了口氣,語重心長地道:“長謙啊,打仗我不擅長,但我對你的擔心是真的。所以之後的路你得小心謹慎地走,千萬要小心,我們等著你們凱旋歸來。”
夏侯譽點了點頭,道:“是,岳丈放心。”
這事算告一段落,再然後便是蘇木拍海棠過去找人。夏侯譽在蕭薔那照顧了一晚上後,翌日上朝後直接去了大營,開始做戰事安排。
元蘇葉一干辰山人等,才剛到大營沒兩天就遇到這大事,自然是興奮不已。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番,打響洛家軍的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