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程咬金卻躺在床上輾轉難眠。零點看書只看宋閥竟然不惜耗費數位長老的幾十年苦修幫助李密踏入武道,就可知宋閥對於李密的支援不遺餘力。當初程咬金踏入武道也是陰墟子用本身內力幫助他打通經脈,這才開始修習內勁。
而今李密倒好,宋家的那些長老用灌頂**直接就造就了個武道高手出來。昨晚程咬金見到李密的時候並沒有感覺到他身上的內勁波動,雖然當時程咬金並沒有刻意去檢視,可是李密能瞞過他的六識,不是宋閥交給了他一門隱藏實力的法門,就是貫注到李密身體裡的內勁已經被李密給消化吸收,讓他一躍成為江湖中的頂尖高手。
宋閥這一步走的不可不謂高明。李密自從入主瓦崗以後,雖然帶領瓦崗軍四處征戰,所向披靡。可是他本人卻從來不上陣,只是在後方坐鎮指揮。即使偶爾到一下前線,身邊也是大批的高手相隨。
就因為這一點,瓦崗軍的諸多將領就認為李密頂多有就是做作軍師的料,表面上雖然魏公魏公的叫的聽恭敬,事實上心中卻不大能看得起李密。大夥都是一個打三的人物,卻被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給呼來喝去,壓在腳下,那些自認武功高強的將領有幾個心中能夠服氣?
再說這想要奪取天下,就須得文武雙全。看歷朝歷代的開國之君,有哪個不是上馬能殺敵,下馬能理政的人中之龍?本來李密的武藝低微是他的軟肋,如今卻被宋閥輕而易舉的給消除。等過上幾日,李密以煥然一新的姿態出現在瓦崗軍眾位將領面前的時候,那些桀驁不馴的將領還不都立刻老老實實的縮起腦袋當孫子?
看到那李密片刻之間就從一個普通人變成了江湖上有數的頂尖高手,程咬金只覺得淚牛滿面。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自己辛辛苦苦好幾年的修煉,如今也只能勉強算是江湖中的一流高手而已。瞧瞧人家李密,坐在家裡,就有宋閥的長老眼巴巴的跑過來給灌頂傳功,這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怎麼自己就碰不到呢?
聯想到宋閥與李密的約定,只要李密能夠攻下東都洛陽,宋閥就和李密聯姻,光明正大的參與到這場天下豪賭中來。到那時,有了宋閥的支援,在加上已經聲勢浩大的瓦崗軍,在爭奪天下的博弈中,李密就佔了先機。
想到這裡,程咬金心中鬱悶無比。你說這宋閥,老老實實呆在嶺南就行了,幹嘛要跑出來搞風搞雨?這不是吃飽了撐著沒事幹淨給爺們添麻煩麼?那個宋缺也是的,你宋家的閨女多的沒人要了麼?堂堂一個號稱‘天刀’的武道絕頂高手,不去深山老林裡苦修武道,淨攙和俗世中的這些事情,要是嫌女兒太多,可以給咱送來啊!爺可是來者不拒的。
宋閥和李密兩方強強聯手,爭奪天下的機率自然也就大大增加,而這卻是程咬金所萬萬不能容忍的。反正也無法入睡,程咬金乾脆坐起來,倒了一杯茶水,坐在那裡細細思量,該如何將宋閥和李密的聯盟給搞散。
如今宋閥和李密已經建立起了初步的信任,即使是從中搞鬼,讓兩家互相提防,也無法阻止已經結成的同盟。程咬金想來想去,只想出了兩個能夠下手搗亂的地方。
第一個能利用的自然就是這洛陽。宋閥和李密的約定是攻破洛陽,兩家就光明正大的結盟。因此只要李密一日不攻破洛陽,那宋家就不能大張旗鼓的支援李密。只要李密攻破洛陽的時間越往後,那就對進軍關中的李淵越有利。
拖延李密攻破洛陽的時間,這個對於程咬金而言倒是不太難。而今朝廷派了王世充來增援東都,只要程咬金與王世充作戰的時候放放水,讓王世充與瓦崗軍形成對壘之勢,那時間就拖的不知道何年何月了。
除了能在李密這裡下絆子,剩下唯一能動手腳的地方就是嶺南宋閥那裡了。與李密結盟是宋閥的閥主,人稱‘天刀’的宋缺定下的主意,程咬金可沒有奢望自己能夠讓宋缺改變主意。別說是自己,就是宋閥長老團的那些資格老的傢伙也沒有那個能力。
不過這並不代表程咬金不能從宋閥那裡做文章。根據程咬金以前得到的情報,宋閥雖然是嶺南唯一的門閥世家,可是能夠影響嶺南局勢的卻並非宋閥一家。轄地千里,統領部落十數萬家的部族首領冼氏家族在嶺南的聲望就不在宋閥之下。尤其是主政洗家數十年的洗老夫人在世時,真個嶺南都惟其馬首是瞻,就連宋閥,那時候也老老實實的安分守已,不敢有絲毫越軌的動作。
冼夫人,原名冼英。少年聰慧,自幼追隨父兄逞強鬥勇,經歷過多次部族之間的械鬥,頗有男兒氣概。後又得異人傳授武藝韜略,不但能挽弓射箭,更深諳行軍佈陣之法。善於謀略,在父母家時已能撫循部眾,深受本族人民的信賴。
本朝建立時,嶺南數郡共舉冼太夫人為主,尊為“嶺南聖母”。併力勸獨立,以保境安民。楊堅大軍到了嶺南邊境,因畏懼冼太夫人,逡巡遙望,不敢進犯,於是遣使者示以陳後主降書和她所贈陳後主信物“扶南犀杖”。冼太夫人在確知陳亡後,召集首領數千人“盡日慟哭”,然後才歸順了隋朝。朝廷感其顧全域性、識大義,冊封她為“宋康郡夫人”。
開皇十年,番禺王仲宣反,“諸州跟叛”,形勢緊逼,冼太夫人又出兵平叛,而“所到之處,聞風歸順”,平息叛亂後,將近七十歲的冼太夫人又騎著駿馬,張著錦傘,帶著騎兵,護衛朝廷使者巡撫諸州。所到之處,各地首領都來拜謁和受爵,從此使嶺南地區完全得到了安定。
文帝楊堅對冼太夫人大為驚異,為表其功,特冊封為“譙國夫人”,並授予她六州兵馬權和很多賜物。仁壽初年,冼太夫人辭世,隋朝諡她為“誠敬夫人”。而宋閥直到洗太夫人去世好幾年以後,這才漸漸將嶺南的影響力置於掌控之中。
雖然現在的嶺南是宋閥一家獨大,可是宋家能夠影響到的也不過是居於主要地位的漢族人罷了。而嶺南其他各族,尤其是俚、僚兩族之人,卻仍舊尊崇高涼冼氏。
程咬金想到的辦法就是派人去宋家的老巢嶺南搗亂,讓宋閥自顧不暇。而這文章卻要著落在冼夫人之孫,馮僕之子馮盎
身上。馮家從洗太夫人開始就一直對朝廷忠心耿耿,若是讓馮盎知道嶺南宋閥暗助瓦崗軍,馮盎不和宋家鬧翻了才怪。只要馮宋兩家交惡,嶺南自然就不在是淨土一片。到時候後院起火的宋閥哪裡還有閒情逸致來支援李密?
只不過,這件事情卻要做的萬分隱蔽才行。‘天刀’宋缺、‘地劍’宋智,這兄弟倆可不是好惹的主,若是自己的小動作被宋家發現,宋智可不會看在曾與自己一同喝酒的那點交情上,就會饒上自己一命的。當下,程咬金就站起身來,在房屋裡來回踱步,尋思該如何運作,才能將此事辦的妥妥當當。
好不容易等到天微微明,程咬金才想出個取巧的辦法來。顧不得滿眼的血絲,程咬金就走出營帳,打算回自己的大本營去安排一番。誰料還沒有走出李密的大本營,就聽得遠處一陣喧譁,好奇的程咬金走近一看,卻是許久不見的翟讓正在那裡指手劃腳的對著一個綁在樹幹上的老者破口大罵。
看到那個即將被砍頭卻依然滔滔不絕,與翟讓對罵的老者,程咬金吃了一驚。這個叫馮慈明的老傢伙是朝廷任命的江都代理郡丞,楊廣在派遣王世充率領大軍馳援洛陽的時候,順便命令這馮慈明代天子巡視東都,一來讓馮慈明召集東都附近的軍隊,趕赴東都平亂,二來也有籍此鼓舞洛陽守軍,表明身在揚州的天子並沒有忘記他們的意思。
只可惜這馮慈明運道不佳,洛陽周圍的大部分地區都已經落入了瓦崗軍的手中,因此這馮慈明一到東都附近,就被李密的手下給擒獲。李密曾想招攬此人,卻被拒絕。無奈之下,李密也只好將馮慈明給暫時關起來,希望他能回心轉意。
然而,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這馮慈明竟然將看守他的席務本給說服,讓席務本冒著觸動軍法殺頭的危險將他放走。只可惜的是,這馮慈明的運氣實在是太差了,他剛逃到雍丘,就被直屬於李密蒲山公營的李公逸給抓獲,再次被押解到李密的面前。就因為有這麼個有趣的插曲,當初馮慈明被押解回來的時候,程咬金還專門跑到李密的大營去看了一回。
而今聽到翟讓與馮慈明的對罵,程咬金明白過來,原來這馮慈明誓死不降李密,可是他名望太高,李密又怕殺了他會影響自己的聲譽,於是乾脆就將這馮慈明給放了,也省的見了心煩。
然而馮慈明的黴運並沒有結束。他剛走出李密的帥帳,就被翟讓給逮了個正著。不知道翟讓是得到了訊息專門等在外面,還是偶然遇到,反正這馮慈明是被翟讓給抓住了。
以程咬金的猜想,只怕翟讓是專門等候在這裡的。聽翟讓與馮慈明的對話,先前分明是露出了招攬的意思。很顯然,翟讓是想將李密辦不成的事情自己辦成,這樣一來,也好顯顯他的本事。
可惜馮慈明絲毫不給翟讓面子,被激怒的翟讓當下就命令手下將馮慈明綁在了樹幹上。看著那馮慈明被亂刀砍死,程咬金搖了搖頭,難怪翟讓不如李密呢,一個將近七十歲的老頭子也不放過,一點容人之心也沒有,活該他做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