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
趙小俊騎著一頭小毛驢朝著前面坐在照夜玉龍駒上的殷濤抱怨道:
“你什麼時候給我配一匹寶駒啊,我騎著這個不通靈性的破毛驢丟人現眼倒無所謂,但是失了你蒼山寨二當家的威風是萬萬要不得的。”
殷濤聽著趙小俊嘴貧,心中暗笑,嘴上卻是一本正經教訓他道:
“呔你個臭小子,是想要我死麼?出來時怎麼囑咐的你,還二當家二當家,若是進了陳倉你來一句二當家,怕是全城都要知道陳倉進來了個荒匪。”
趙小俊心知有錯,吐了吐舌頭回道:
“老爺,小的知錯了,這不是怕丟了您的面子麼。”
“我什麼面子?你一個小小書童,要是騎上一匹寶駒,怕是傻子都能看出問題來了。”
殷濤教訓完趙小俊,伸手一指,道:
“喏,前方便能看到陳倉關了,你小心些,別惹出什麼么蛾子。”
趙小俊順著殷濤的指向看去,遠遠地隱約看到兩條山脈各自延綿一望無盡。中間則有一段明顯是人為建造的灰褐色的城牆拔地而起,雖然相隔甚遠,但是還是能隱約感到一些肅殺之氣。趙小俊搓了搓手有些興奮,恨不得馬上一睹叔爺們口中的西北第一關的風采。
這次陳倉之行,本來是殷濤單獨前往,趙小俊不知從哪聽說了訊息,臨行前一晚,跑到冷瀟夜屋裡死纏爛打,非要什麼將功補過,為蒼山寨貢獻自己的點滴之力。想到將來的打算,又考慮到此次陳倉之行重在打探,沒什麼風險,冷瀟夜便同意趙小俊出去見見世面。
“啊......”
及至陳倉關下,看到眼前的雄關,再有心理準備的趙小俊也被震撼的一時也說不出話來。
陳倉南依三千六百里秦嶺,北靠一千四百里隴山,自古便是往來北疆天水郡和中原京兆郡的唯一道路,相傳上古時期,北疆還是羌人部落的天下,每每秋冬之際,少則數萬,多則數十萬鐵騎,常常由陳倉入關中燒殺劫掠,羌人鐵騎來去如風,中原王朝只能被動抵禦,總是苦了關中百姓,往往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直到文帝繼位,創立應天,奉天,承天,順天四大書院,廣施教化,勵精圖治,歷八十載春秋,乃中原大治。隨後,河北納貢,吳越臣服,巴蜀歸順,九州戰亂之地獨剩北疆。
後元一百四十三年,文帝遣驃騎將軍獨孤浩然領五鎮兵馬至陳倉外結八百里連營以拒羌人,又舉全國之力征民夫五百萬集至陳倉,夜以繼日,歇人不歇工,終是建起這高達百米,橫跨南北數百里的陳倉關,雖中原國力因此進入了一段時期的衰弱,但羌人從此再難越雷池半步。
眼見趙小俊愣在原地一動不動,殷濤想到了自己當年初至陳倉的樣子,暗笑一聲,伸手推了趙小俊,雲淡風輕地說道:
“走了,別跟沒見過世面一樣。”
說罷,牽起玉龍駒走向關門。
趙小俊回過神來,趕忙跟了上去,心裡還在不斷感慨,這陳倉關只看關牆,就如同一頭上古荒獸鎮守著關中諸郡。
“路引拿出來。”
走過長長的巨型門洞,臨近出口時,一名身著玄鐵甲冑的什長朝著殷濤伸出了手。
殷濤假裝伸手入袖,喚出了儲物戒中早已備好的假路引以及幾塊零碎的下品靈晶遞了過去,雙手一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