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斷更得日子裡,想跟大家說一件事。
哎呀!雖然明明知道,其實沒有多少人會注意到的。但是“說”與“不說”之間的較量,不該取決於能被多少人看見。
而在於,我想說。
就像寫這個故事,“寫”與“不寫”,不應該取決於多少人在追。
(哈哈!我終於擁有一個相對好的寫作心態了。)
想跟大家說的事就是:
這個卑微的作者,在寫這個故事的時候,莫名地起了一個念頭。
考研。古代文學。
這樣的念頭,或許不該被定義為“莫名其妙”的。
或許是一種“必然”。
那是這個作者的性格造成的。
她有點小強迫症,她對於自己喜愛的東西無法忍受“不該的不夠好”。
寫的時候,真的一直處在那種“不夠不夠……不好不好……”這樣的狀態裡。
她可能也知道,一個新人,更應該更健康的態度是,把這當成練筆。
可是,如果可以這樣想,就不是她了。
或許說,如果她不是如此喜歡“吳酩”這個角色的話,她當然可以這樣想。
但是,她心裡的念頭只有一個。
—— 應該更好,也可以更好。
只是這個“更好“不是現在可以做到。但半年多後,絕對可以做到至少一半的“更好“。
如果,她敢去挑戰自己的話。
…………
“吳酩”的出現,是在某個深夜,小小失眠的深夜。
那時她還不叫吳酩。她有個燦爛的名字。
“吳酩”這個名字,是在真正寫的時候,才突發奇想起了這樣一個名字的。
一個符合她小鎮姑娘的名字,一個是套在她身上枷鎖的名字。
她真的很討厭,“籍籍無名”。